GB/T 15045-1994脂肪烷基二甲基叔胺标准解析及实践应用指南
GB/T 15045-1994标准对脂肪烷基二甲基叔胺进行了解读,明确了其性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该标准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GB/T 15045-1994《脂肪烷基二甲基叔胺》是我国化工领域的一项关键产品标准,它详细规定了脂肪烷基二甲基叔胺的技术规范、试验方法、检验规程,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本文旨在对这一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以便化工行业的从业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标准,从而提升产品质量,满足市场的高标准需求。
标准范围
本标准涵盖了脂肪烷基二甲基叔胺的产品分类、技术指标、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方面的全面要求。
术语与定义
以下为本标准中涉及的主要术语及其定义:
(1)脂肪烷基二甲基叔胺:这是一种由脂肪族烷基与二甲基叔胺基团通过氮原子连接而成的有机化合物。
(2)活性物含量:指脂肪烷基二甲基叔胺中活性成分的质量百分比。
(3)水分:指脂肪烷基二甲基叔胺中水分的质量百分比。
(4)酸值:指脂肪烷基二甲基叔胺中酸性物质的质量百分比。
技术要求
产品分类
脂肪烷基二甲基叔胺根据性能分为三个等级:
(1)优等品:活性物含量不低于98%,水分不高于0.5%,酸值不高于0.1%。
(2)一等品:活性物含量不低于95%,水分不高于1.0%,酸值不高于0.2%。
(3)合格品:活性物含量不低于90%,水分不高于1.5%,酸值不高于0.3%。
技术要求
(1)外观:脂肪烷基二甲基叔胺应为无色或淡透明液体,不得含有悬浮物或沉淀。
(2)活性物含量、水分和酸值的测定均需遵循GB/T 6368的规定。
试验方法
活性物含量测定:采用滴定法进行测定,具体操作参照GB/T 6368。
水分测定:采用卡尔·费休法进行测定,具体操作参照GB/T 6368。
酸值测定:采用酸碱滴定法进行测定,具体操作参照GB/T 6368。
检验规则
检验分类
脂肪烷基二甲基叔胺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1)出厂检验:每批产品出厂前必须进行出厂检验,检验项目包括外观、活性物含量、水分和酸值。
(2)型式检验:在以下情况下,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正常生产中,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
c. 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d. 质量监督机构要求进行型式检验时。
检验抽样
(1)出厂检验:从每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不少于3个样品进行检验。
(2)型式检验:从每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不少于5个样品进行检验。
检验结果判定
(1)出厂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2)型式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标志
脂肪烷基二甲基叔胺的包装上应清晰标明以下信息:
(1)产品名称:脂肪烷基二甲基叔胺;
(2)等级: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3)活性物含量;
(4)净含量;
(5)生产日期;
(6)执行标准;
(7)生产单位名称、地址、电话。
包装
脂肪烷基二甲基叔胺的包装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塑料桶、玻璃瓶或铁桶等容器,包装规格应满足用户需求。
运输
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日晒、雨淋,不得与酸、碱、氧化剂等物质混装。
储存
脂肪烷基二甲基叔胺应储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库房内,避免直射光线,储存温度应控制在-10℃至30℃之间。
GB/T 15045-1994《脂肪烷基二甲基叔胺》标准为我国脂肪烷基二甲基叔胺的生产、检验和使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化工从业者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满足市场的需求,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