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2614-2008 烯草酮原药标准解析与应用指南

国家标准 605
GB/T 22614-2008是关于烯草酮原药的标准,主要解读了烯草酮原药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该标准旨在规范烯草酮原药的生产、检验和使用,提高产品质量,确保用户安全。

GB/T 22614-2008《烯草酮原药》是我国针对烯草酮原药质量制定的国家标准,作为一种高效、低毒、广谱型除草剂,烯草酮原药在农业和林业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其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旨在对GB/T 22614-2008标准进行深入解读,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注意事项。

GB/T 22614-2008 烯草酮原药标准解析与应用指南,GB/T 22614-2008 烯草酮原药标准解析与应用指南,标准解读,测定方法,第1张

GB/T 22614-2008标准解读

适用范围

本标准详细规定了烯草酮原药的生产、检验以及贸易过程中的各项要求,包括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等方面,适用于所有烯草酮原药的生产、检验和贸易活动。

技术要求

GB/T 22614-2008标准对烯草酮原药的技术指标进行了严格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 外观:应为无色或微黄色液体,无悬浮物和沉淀。
  • 含量:≥98.0%(以烯草酮计)。
  • 酸度:通过0.1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pH值应介于5.0至7.0之间。
  • 水分:≤0.5%。
  • 重金属:≤10mg/kg。

试验方法

本标准明确了烯草酮原药各项指标的测定方法,涵盖了外观、含量、酸度、水分、重金属等多个检测项目。

检验规则

标准中还规定了烯草酮原药的检验规则,包括抽样、检验项目、判定标准等内容,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为确保产品质量和运输安全,本标准对烯草酮原药的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提出了具体要求。

烯草酮原药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施药时期

烯草酮原药适用于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如播种前、播种后、苗期等,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作物生长特性和杂草发生情况,科学选择施药时期。

控制用药量

尽管烯草酮原药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但过量使用仍可能导致药害,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作物种类、生长阶段和杂草种类等因素,合理控制用药量。

注意施药方法

烯草酮原药可以通过喷雾、滴灌、土壤处理等多种方式进行施药,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和杂草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施药方法,以提高除草效果。

注意安全防护

由于烯草酮原药具有一定的毒性,施药人员必须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避免皮肤和呼吸道接触,施药后,应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烯草酮原药环境中。

严格执行国家法规和标准

在实际应用中,必须严格遵守GB/T 22614-2008标准和国家相关法规,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GB/T 22614-2008《烯草酮原药》标准为烯草酮原药的生产、检验和贸易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实际应用中,充分理解标准要求,掌握施药技术,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关键,通过合理使用烯草酮原药,可以有效控制杂草,提升作物产量和品质,为我国农业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