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饮用水消毒剂指标解析及GB/T 5750.11-2006标准应用解读

国家标准 602
《GB/T 5750.11-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解析了消毒剂指标,指导水质检验,该标准详细规定了生活饮用水消毒剂的质量检测方法,确保饮用安全,本文探讨了消毒剂指标的重要性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指导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增长和城市化步伐的加速,公众对生活饮用水质量的需求日益提升,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国家标准,其中GB/T 5750.11-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尤为关键,本文将深入解析该标准中消毒剂指标的检验方法,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作用。

生活饮用水消毒剂指标解析及GB/T 5750.11-2006标准应用解读,生活饮用水消毒剂指标解析及GB/T 5750.11-2006标准应用解读,2,第1张

GB/T 5750.11-2006标准概览

GB/T 5750.11-2006是我国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的国家标准之一,专门针对生活饮用水中的消毒剂指标进行规定,它涵盖了游离余氯、总余氯、臭氧、二氧化氯等多种消毒剂,旨在提升我国生活饮用水的质量,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消毒剂指标检验方法详解

游离余氯的检验方法

游离余氯是评估饮用水消毒效果的关键指标,GB/T 5750.11-2006标准中,游离余氯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

  1. N,N-二乙基-1,4-苯二胺法:通过检测游离余氯与N,N-二乙基-1,4-苯二胺反应产生的颜色变化,从而计算出游离余氯的含量。
  2. 碘量法:利用游离余氯氧化碘化钾生成碘单质,并通过滴定法测定碘单质含量,进而计算出游离余氯的含量。

总余氯的检验方法

总余氯是指游离余氯和结合余氯的总和,其检验方法同样包括:

  1. N,N-二乙基-1,4-苯二胺法:通过测定总余氯与N,N-二乙基-1,4-苯二胺反应产生的颜色变化,计算出总余氯的含量。
  2. 碘量法:利用总余氯氧化碘化钾生成碘单质,通过滴定法测定碘单质含量,进而计算出总余氯的含量。

臭氧的检验方法

臭氧作为一种高效、广谱的消毒剂,在饮用水处理中应用广泛,其检验方法包括:

  1. 滴定法:通过测定臭氧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的碘单质,计算出臭氧的含量。
  2. 电化学法:利用臭氧在电极上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测定电流变化,计算出臭氧的含量。

二氧化氯的检验方法

二氧化氯作为一种新型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低毒、高效等特点,其检验方法包括:

  1. 滴定法:通过测定二氧化氯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的碘单质,计算出二氧化氯的含量。
  2. 电化学法:利用二氧化氯在电极上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测定电流变化,计算出二氧化氯的含量。

消毒剂指标检验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1. 保障饮用水安全:通过检验消毒剂指标,可以及时发现饮用水中消毒剂含量是否达标,确保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2. 提高饮用水质量:消毒剂指标检验有助于提高饮用水质量,为我国饮用水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3. 促进饮用水行业健康发展:消毒剂指标检验有助于规范饮用水行业,推动我国饮用水行业健康发展。

GB/T 5750.11-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中关于消毒剂指标的检验方法对于保障我国饮用水安全、提高饮用水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相关部门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加强饮用水消毒剂指标的检验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标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