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制品甲酚红指数测定方法及意义解析
GB/T 15403-1994标准规定了大豆制品甲酚红指数的测定方法,旨在通过测定大豆制品中甲酚红与蛋白质结合的量,评估其品质和安全性,该方法对于确保大豆制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大豆制品,作为我国传统美食的代表之一,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包括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以及维生素等,使得大豆制品在人们日常饮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加工过程中,大豆制品也可能遭受微生物污染,影响其品质与安全性,对大豆制品进行微生物检测显得尤为重要,GB/T 15403-1994《大豆制品甲酚红指数的测定》是我国制定的国家标准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标准的内容及其在26.html" class="superseo">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GB/T 15403-1994标准概述
GB/T 15403-1994标准详细规定了大豆制品甲酚红指数的测定方法,涵盖了样品制备、培养基制备、菌种培养、菌落计数以及甲酚红指数计算等关键步骤,该标准适用于大豆及其制品的微生物检测,是评估大豆制品卫生质量的重要工具。
甲酚红指数的测定方法
样品制备
- 将大豆制品样品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均质处理,制成10^-1g/mL的样品悬液。
- 取1mL样品悬液,加入9mL无菌生理盐水,制成10^-2g/mL的样品悬液。
培养基制备
- 称取20g甲酚红琼脂粉,加入800mL蒸馏水,煮沸溶解。
- 加入10mL无菌生理盐水,搅拌均匀。
- 将培养基分装于无菌试管中,每管10mL,待冷却后置于4℃冰箱中保存。
菌种培养
- 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分别接种于营养琼脂平板上,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 将培养好的菌种用无菌生理盐水制成10^-4g/mL的菌悬液。
菌落计数
- 取1mL样品悬液,加入9mL无菌生理盐水,制成10^-2g/mL的样品悬液。
- 取1mL样品悬液,加入9mL甲酚红琼脂培养基,制成10^-2g/mL的混合液。
- 将混合液均匀涂布于甲酚红琼脂平板上,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 观察菌落生长情况,计数菌落数。
甲酚红指数计算
甲酚红指数(CR值)=菌落数×10^-2g/mL
意义与应用
GB/T 15403-1994标准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评估大豆制品的卫生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
- 为大豆制品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科学、可靠的检测方法。
- 有助于提高我国大豆制品产业的整体水平。
- 促进大豆制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GB/T 15403-1994《大豆制品甲酚红指数的测定》是我国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一项重要标准,为大豆制品微生物检测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相关部门和企业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检测,确保大豆制品的安全、优质,为消费者提供放心、健康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