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油国家标准GB/T 1534-2003深度解析,品质与安全双保险

国家标准 606
GB/T 1534-2003《花生油》标准解读,为花生油品质和安全提供双重保障,标准涵盖花生油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内容,确保花生油产品安全、优质,满足消费者需求。

花生油,作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食用油,在我国源远流长,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GB/T 1534-2003《花生油》国家标准,作为我国花生油生产、检验和贸易的重要参照,对于确保花生油的质量与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围绕GB/T 1534-2003标准,对花生油的品质与安全进行深度剖析。

花生油国家标准GB/T 1534-2003深度解析,品质与安全双保险,花生油国家标准GB/T 1534-2003深度解析,品质与安全双保险,标准解读,消费者权益,产业健康发展,第1张

GB/T 1534-2003标准概述

GB/T 1534-2003《花生油》国家标准于2003年发布,并于200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标准对花生油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适用于各类花生油的生产品和精炼产品。

花生油的分类

依据GB/T 1534-2003标准,花生油可分为以下几类:

  1. 生花生油:指直接从新鲜花生中压榨而成的油。
  2. 精炼花生油:指经过脱色、脱酸、脱臭等精炼工艺处理后的花生油。
  3. 花生调和油:指以花生油为基础油,加入其他植物油调合而成的食用油。

花生油的技术要求

GB/T 1534-2003标准对花生油的技术要求涵盖以下方面:

  1. 感官要求:花生油应具有花生特有的香气,色泽自然,无异味、异臭和杂质。
  2. 理化指标:花生油应满足以下理化指标要求:
    • 酸值:不大于0.20克/100克;
    • 过氧化值:不大于5.0毫摩尔/千克;
    • 水分及挥发物:不大于0.2%;
    • 脂肪酸组成:饱和脂肪酸含量不大于20%,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不小于80%。
  3. 微生物指标:花生油应满足以下微生物指标要求:
    • 菌落总数:不大于1000个/克;
    • 大肠菌群:不得检出;
    • 金葡萄球菌:不得检出。

花生油的检验规则

GB/T 1534-2003标准规定了花生油的检验规则,包括抽样、检验项目、检验方法等,检验项目主要包括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检验方法应按照国家标准执行。

花生油的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

  1. 包装:花生油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包装材料,包装容器应清洁、干燥、无异味。
  2. 标识:花生油包装上应标注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净含量、生产厂名、厂址、执行标准等信息。
  3. 运输:花生油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日晒、雨淋、受潮和污染。
  4. 储存:花生油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仓库内,避免与有毒、有害物质接触。

GB/T 1534-2003《花生油》国家标准是我国花生业的重要技术法规,对于保障花生油的质量与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消费者在购买花生油时,应关注产品是否符合该标准,以确保自身健康,花生油生产企业也应严格遵守该标准,确保产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食用油,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花生油作为食用油市场的重要品种,其需求量逐年增加,GB/T 1534-2003标准的实施,有助于规范花生油市场,提高花生油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国将继续完善花生油国家标准体系,推动花生油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