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驱避剂药效试验与评价,GB/T 13917.9-2009标准深度解析

国家标准 606
GB/T 13917.9-2009标准解读主要涉及室内驱避剂药效试验与评价,该标准强调关键要素包括驱避剂类型、试验方法、评价标准等,旨在确保驱避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飞跃,农药在农业生产及病虫害防治领域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农药的合理应用不仅能显著提升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还能有效遏制病虫害的扩散,农药的使用也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和健康问题,为了确保农药的安全与高效,我国制定了GB/T 13917.9-2009《农药登记用卫生杀虫剂 室内药效试验及评价 第9部分:驱避剂》这一国家标准,本文旨在对这一标准进行深入解读,探讨室内驱避剂药效试验与评价的关键要素。

室内驱避剂药效试验与评价,GB/T 13917.9-2009标准深度解析,室内驱避剂药效试验与评价,GB/T 13917.9-2009标准深度解析,标准解读,2,第1张

GB/T 13917.9-2009是我国农药登记用卫生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及评价系列标准之一,该标准明确了室内驱避剂药效试验的方法、评价准则以及试验报告的编制规范,旨在提升驱避剂产品的质量,保障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室内驱避剂药效试验方法

试验材料

室内驱避剂药效试验所需材料包括:驱避剂样品、试验昆虫、试验容器、试验环境等。

试验方法

  1. 试验昆虫:选择对驱避剂敏感的昆虫作为试验对象,如蚊、蝇、蜱等。
  2. 试验容器:试验容器需具备良好的密封性,以防昆虫在试验过程中逃逸。
  3. 试验环境:试验环境应保持恒定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4. 试验步骤:将驱避剂样品按一定比例稀释,喷洒于试验容器内,观察昆虫在容器内的活动情况。

室内驱避剂药效评价准则

  1. 驱避效果:根据昆虫在试验容器内的活动情况,评价驱避剂的驱避效果,通常采用驱避率、驱避距离等指标进行评价。
  2. 安全性:评估驱避剂对试验昆虫的毒性,包括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等。
  3. 稳定性:评估驱避剂在试验环境中的稳定性,包括分解速率、降解产物等。

试验报告编制要求

  1. 试验目的:明确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2. 试验方法:详细描述试验方法,包括试验材料、试验步骤等。
  3. 试验结果:列出试验数据,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4. 评价:根据试验结果,对驱避剂的药效进行评价。

GB/T 13917.9-2009《农药登记用卫生杀虫剂 室内药效试验及评价 第9部分:驱避剂》标准的实施,对于提升室内驱避剂产品的质量,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遵守该标准进行室内驱避剂药效试验与评价,为农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室内驱避剂药效试验与评价是农药产品研发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通过本文对GB/T 13917.9-2009标准的解读,有助于相关企业和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为我国农药产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标准解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