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2576-2023 裹包青贮饲料制作技术规范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南
《DB33/T 2576-2023 裹包青贮饲料制作技术规范解读与应用》为我国青贮饲料制作提供了一套科学、规范的操作方法,该规范详细介绍了裹包青贮饲料的制作流程、原料选择、添加剂使用等关键环节,旨在提高青贮饲料的品质和利用率,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青贮饲料作为一项宝贵的饲料资源,在畜牧业生产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为了规范青贮饲料的制作技术,提升其品质,保障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我国正式颁布了DB33/T 2576-2023《裹包青贮饲料制作技术规范》,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范,并详细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注意事项。
DB33/T 2576-2023规范概述
DB33/T 2576-2023《裹包青贮饲料制作技术规范》由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旨在明确裹包青贮饲料的制作技术标准,提升青贮饲料的品质,确保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该规范涵盖了裹包青贮饲料的原料选择、加工工艺、质量标准、检验方法等多个方面。
规范解读
原料选择
规范明确指出,裹包青贮饲料的原料需选用新鲜、无霉变、无病虫害的优质青饲料,其水分含量应达到65%以上,以确保青贮发酵的有效进行。
加工工艺
规范对裹包青贮饲料的加工工艺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原料预处理、装填、压实、封口、包装、标识、储存等环节,具体要求如下:
- 原料预处理:将原料切碎至3-5厘米,便于青贮发酵。
- 装填:根据袋子容量和原料水分含量计算装填量,将预处理后的原料装入裹包青贮袋中。
- 压实:使用压辊对原料进行压实,确保青贮饲料的密实度。
- 封口:确保封口密封,防止空气进入。
- 包装:对封口后的裹包青贮袋进行标识,包括生产日期、原料名称、生产单位等信息。
- 储存:将青贮饲料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
质量要求
规范对裹包青贮饲料的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水分含量、酸度、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等指标,具体要求如下:
- 水分含量:制作过程中水分含量应控制在65%以上。
- 酸度:青贮饲料的pH值应控制在4.2以下。
- 营养成分:根据不同动物的营养需求,合理调整青贮饲料中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含量。
检验方法
规范规定了裹包青贮饲料的检验方法,包括感官检验、物理检验、化学检验等,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检验,确保青贮饲料的质量。
实际应用注意事项
- 严格遵循规范要求:在原料选择和加工工艺上严格遵循规范,确保青贮饲料的品质。
- 储存安全:储存过程中注意防潮、防霉变、防鼠害,确保青贮饲料的储存安全。
- 定期检测:定期对青贮饲料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规范要求。
- 合理调整配方:根据不同动物的营养需求,合理调整青贮饲料的配方,提高饲料利用率。
DB33/T 2576-2023《裹包青贮饲料制作技术规范》为我国青贮饲料制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制作,以提高青贮饲料的品质,推动畜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