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7799-1987急性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南
《GB 7799-1987 性急性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详解与应用》详细阐述了急性中毒的诊断标准、处理原则及其应用,该标准针对急性中毒的诊断与处理提供了一套科学、系统的方法,旨在提高急性中毒的救治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有机合成原料在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类原料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期接触或急性暴露可能导致严重的中毒反应,为了规范急性中毒的诊断与处理流程,我国制定了GB 7799-1987《急性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标准,旨在为临床医生和相关专业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
诊断标准
GB 7799-1987《急性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将急性中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具体诊断标准如下:
-
轻度中毒
- 接触后,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
- 血液中中毒物质的浓度低于0.5mg/L;
- 肝、肾功能保持正常。
-
中度中毒
- 在轻度中毒的基础上,患者可能出现以下症状之一: a. 眼结膜充血、流泪; b. 胸闷、气短; c. 心悸、出汗; d. 肌肉酸痛; e. 神经系统症状:手指麻木、抽搐、意识模糊等;
- 血液中中毒物质的浓度在0.5mg/L以上;
- 肝、肾功能出现异常。
-
重度中毒
- 在轻度、中度中毒的基础上,患者可能出现以下症状之一: a. 意识丧失; b. 呼吸困难、紫绀; c. 肌肉痉挛、抽搐; d. 肾功能衰竭;
- 血液中中毒物质的浓度在1.0mg/L以上;
- 肝、肾功能严重异常。
处理原则
-
立即脱离
将患者迅速移至新鲜空气处,确保呼吸道通畅。
-
轻度中毒
-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对症治疗;
-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 给予维生素C、维生素B族等辅助治疗。
-
中度中毒
- 给予吸氧、保暖、镇静等对症治疗;
- 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 给予肝、肾功能保护剂;
-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病情加重。
-
重度中毒
- 立即给予高浓度氧疗,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 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 给予肝、肾功能保护剂;
- 加强监护,防止并发症发生。
预防措施
- 加强健康监护,对接触的工人进行定期体检;
- 严格执行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毒面具、手套等;
- 控制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 加强对生产、使用、储存等环节的监管。
GB 7799-1987《急性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为我国急性中毒的诊断与处理提供了重要依据,临床医生和相关专业人士应熟悉该标准,提高对急性中毒的诊疗水平,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加强预防措施,降低急性中毒的发生率,保障劳动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