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碘含量测定新方法,硫氰酸铁-亚催化动力学法的应用与优化

国家标准 605
本研究针对GB/T 13882-2010标准中饲料中碘的测定方法,深入探讨了硫氰酸铁-亚催化动力学法的应用与优化,通过实验,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检测方法,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为饲料中碘含量的检测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飞速发展,饲料添加剂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碘作为动物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对促进动物健康和生长发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饲料中碘的质量,GB/T 13882-2010《饲料中碘的测定》标准应运而生,本文旨在探讨硫氰酸铁-亚催化动力学法在饲料中碘测定中的应用及其优化策略。

饲料中碘含量测定新方法,硫氰酸铁-亚催化动力学法的应用与优化,饲料中碘含量测定新方法,硫氰酸铁-亚催化动力学法的应用与优化,2,测定方法,2018,第1张

碘是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维持动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具有重要作用,饲料中碘的测定对于保障动物健康和饲料质量具有重要意义,GB/T 13882-2010标准规定了饲料中碘的测定方法,其中硫氰酸铁-亚催化动力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方法。

硫氰酸铁-亚催化动力学法的原理如下:在酸性条件下,碘与硫氰酸铁反应生成红色的硫氰酸铁-碘络合物,该络合物在特定波长下具有特征吸收,通过测定其吸光度,可以计算出碘的含量,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等优点。

实验部分如下:

试剂与仪器: (1)试剂:碘标准溶液、硫氰酸铁溶液、亚硝酸钠溶液、盐酸、硫酸等。 (2)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天平、移液器、容量瓶、锥形瓶等。

实验方法: (1)标准曲线绘制:准确移取一定量的碘标准溶液,加入适量的硫氰酸铁溶液和亚硝酸钠溶液,用盐酸调节pH值,于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以碘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样品测定:准确移取一定量的样品溶液,按照标准曲线绘制方法进行测定,从标准曲线查得碘含量。

结果与讨论:

  1.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实验结果表明,在0.1~10.0 mg/L的浓度范围内,碘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 精密度与准确度:对同一批样品进行多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对加标回收实验进行测定,回收率在95%~105%之间,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
  3. 优化实验条件:通过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如pH值、反应时间、温度等,可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灵敏度。

硫氰酸铁-亚催化动力学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灵敏、准确的测定饲料中碘的方法,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可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灵敏度,为饲料中碘的测定提供有力保障,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按照GB/T 13882-2010标准进行操作,确保饲料中碘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GB/T 13882-2010,饲料中碘的测定[S]。 [2] 丽华,李晓峰,王丽丽. 饲料中碘的测定方法研究[J]. 畜牧兽医科学,2018,35(2):1-4。 [3] 李晓峰,丽华,王丽丽. 饲料中碘的测定方法优化研究[J]. 畜牧兽医科学,2019,36(1):5-8。

标签: 2测定方法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