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油国家标准GB/T 1534-2017解读,生产与质量保障指南
GB/T 1534-2017《花生油》标准解读,旨在规范花生油生产与质量保障,该标准详细规定了花生油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为花生油行业提供有力指导。
花生油,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食用油之一,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为了规范花生油的生产和质量,我国于2017年正式发布了GB/T 1534-2017《花生油》国家标准,并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在标准实施过程中,针对出现的问题,我国于同年发布了第1号修改单,本文旨在对GB/T 1534-2017《花生油》国家标准及其第1号修改单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花生油生产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GB/T 1534-2017《花生油》国家标准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花生仁为原料,通过压榨、浸出、精炼等工艺生产的食用花生油。
技术要求
- 感官要求:花生油应具有花生油特有的风味,色泽应为橙黄至橙红色,透明度佳,无异味、异臭、沉淀物和杂质。
- 理化指标:花生油需满足以下要求:
- 酸价:不大于0.2mg/g;
- 过氧化值:不大于5.0mmol/kg;
- 水分及挥发物:不大于0.2%;
- 杂质:不大于0.1%。
- 微生物指标:花生油需满足以下要求:
- 菌落总数:不大于1000CFU/g;
- 大肠菌群:不得检出;
- 致病菌:不得检出。
检验方法
GB/T 1534-2017《花生油》国家标准规定了花生油的检验方法,包括感官检验、理化指标检验和微生物指标检验。
GB/T 1534-2017《花生油》第1号修改单
- 将“花生籽”修改为“花生仁”,以更精确地描述原料;
- 将“压榨、浸出、精炼等工艺”修改为“压榨、浸出、精炼等工艺,或者采用适宜的工艺”,以扩大标准的适用范围;
- 将“不大于0.2mg/g”修改为“不大于0.1mg/g”,提高了花生油的酸价要求。
修改原因
- 将“花生籽”修改为“花生仁”,更准确地描述了原料;
- 扩大标准的适用范围,允许采用更广泛的工艺;
- 提高花生油的酸价要求,确保产品质量。
GB/T 1534-2017《花生油》国家标准及其第1号修改单的发布,为花生油的生产和质量提供了重要依据,花生油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应充分了解并遵守相关标准,以确保花生油的质量和安全,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花生油生产企业的监管,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在花生油的生产过程中,企业应严格控制原料质量、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确保花生油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消费者在购买花生油时,应关注产品标签,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和商家,以确保购买到优质、安全的花生油。
GB/T 1534-2017《花生油》国家标准及其第1号修改单的实施,对于规范花生油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方共同努力,共同推动我国花生油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