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0682-2006 杀扑磷原药标准深度解析与实际应用指导
《GB 20682-2006 杀扑磷原药标准解读与应用》是一本关于杀扑磷原药标准的解读与应用指南,书中详细解读了杀扑磷原药的国家标准,包括其化学性质、生产方法、质量要求、检验方法等,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杀扑磷原药的生产、使用和检验过程。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愈发显著,杀扑磷,作为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内吸性杀虫剂,在水稻、棉花、蔬菜等多种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GB 20682-2006是我国针对杀扑磷原药制定的国家标准,本文旨在对其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并探讨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GB 20682-2006标准概览
GB 20682-2006《农药 杀扑磷原药》是我国农药领域的一项关键国家标准,该标准详尽地规定了杀扑磷原药的技术规范、检测方法、质量检验规程、标识、包装、运输与储存等各方面内容,自2006年发布以来,该标准对于规范杀扑磷原药的生产、流通和使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杀扑磷原药的技术要求
以下是杀扑磷原药的主要技术要求:
- 外观:杀扑磷原药应呈现白色或微粉末状,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的杂质。
- 纯度:杀扑磷原药的纯度不得低于98.0%。
- 水分:杀扑磷原药的水分含量不得超过0.5%。
- 杂质:不得检出重金属、砷、汞等有害成分。
- 热稳定性:在规定的条件下,杀扑磷原药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杀扑磷原药的试验方法
GB 20682-2006标准中明确了多种试验方法,具体如下:
- 纯度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杀扑磷原药的纯度。
- 水分测定:采用卡尔·费休法测定水分含量。
- 杂质测定:通过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方法检测重金属、砷、汞等有害物质。
- 热稳定性测定:利用热重分析法测定热稳定性。
杀扑磷原药的应用
- 防治对象:杀扑磷原药适用于防治水稻、棉花、蔬菜等多种作物的害虫,如稻飞虱、棉铃虫、菜青虫等。
- 使用方法:根据作物种类、害虫发生程度及农药标签推荐的使用浓度,合理配置杀扑磷原药溶液,均匀喷洒于作物表面。
- 注意事项:
- 严格遵循农药标签推荐的使用浓度和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 选择适宜的喷洒时间,避免在高温、强风天气下喷洒。
- 采取个人防护措施,防止农药接触皮肤和眼睛。
- 合理轮换使用杀扑磷原药与其他农药,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
GB 20682-2006《农药 杀扑磷原药》标准的实施,对于保障杀扑磷原药的质量和促进农业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具体应用中,我们应严格遵循标准规定,确保杀扑磷原药的品质,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合理使用杀扑磷原药,减少农药残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