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7636-2023 冻罗非鱼片加工技术规范深度解析,助力我国罗非鱼产业提质增效
《GB/T 27636-2023 冻罗非鱼片加工技术规范》解读,旨在提升我国罗非鱼产业质量与效益,规范明确了冻罗非鱼片加工流程、质量要求等,有助于提高产业标准化水平,推动产业升级。
罗非鱼,作为我国重要的水产品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养殖规模持续扩大,市场需求日益旺盛,为了规范冻罗非鱼片的加工技术,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我国于2023年正式发布了GB/T 27636-2023《冻罗非鱼片加工技术规范》,本文旨在对该规范进行深入解读,以期对我国罗非鱼产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GB/T 27636-2023规范概览
GB/T 27636-2023《冻罗非鱼片加工技术规范》全面规定了冻罗非鱼片的原料选择、加工工艺、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包装、运输及储存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该规范适用于我国境内罗非鱼片的加工、生产、销售及管理全过程。
原料要求
-
罗非鱼品种:规范要求使用的罗非鱼品种应是我国养殖较为普遍的品种,例如尼罗罗非鱼、奥尼罗非鱼等。
-
罗非鱼规格:罗非鱼原料的规格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9300-2012《罗非鱼》的规定。
-
原料质量:罗非鱼原料需新鲜、无病、无损伤,并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加工工艺
-
活鱼处理:将活鱼放入水池中,用流水冲洗干净,剔除病鱼、死鱼及不合格鱼。
-
鱼体处理:宰杀活鱼,去除头部、内脏、鱼鳞,并清洗鱼体。
-
鱼片加工:将清洗干净的鱼体进行切片,确保鱼片厚度均匀,无破损。
-
水分调节:根据鱼片的水分含量,进行适当调节,确保鱼片的水分含量符合标准要求。
-
冷冻保藏:将调节好水分的鱼片进行速冻,使其中心温度达到-18℃以下,并保持该温度。
质量要求
-
外观:鱼片表面光滑,色泽正常,无破损、无杂质。
-
感官:鱼片具有罗非鱼特有的气味,无异味,口感鲜美。
-
水分含量:鱼片的水分含量应控制在70%以下。
-
蛋白质含量:鱼片蛋白质含量应不低于15%。
-
霉菌含量:鱼片霉菌含量应符合GB 2763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的要求。
检验方法
-
外观检验:观察鱼片表面,检查是否有破损、杂质等。
-
感官检验:品尝鱼片,检查是否有异味、口感等。
-
水分含量测定:采用烘干法测定鱼片的水分含量。
-
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鱼片的蛋白质含量。
-
霉菌含量测定:采用微生物计数法测定鱼片的霉菌含量。
包装、运输和储存
-
包装:鱼片应采用食品级包装材料,包装袋应密封,防止污染。
-
运输: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冷冻状态,避免温度升高。
-
储存:储存温度应控制在-18℃以下,避免光直射。
GB/T 27636-2023《冻罗非鱼片加工技术规范》的发布,对于规范我国罗非鱼片的加工技术、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各罗非鱼加工企业应严格遵守规范要求进行生产,以提升我国罗非鱼产业的整体水平,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罗非鱼片的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推动我国罗非鱼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