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3350-2021商品过度包装标准解读与实施关键
GB 23350-2021《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解读及实施要点,强调食品和化妆品包装减量化和环保,规范包装层数、体积、材料使用,提高包装资源利用率,推动绿色消费,标准包含1、2号修改单,加强包装设计和管理,助力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商品包装行业迅猛扩张,但随之而来的过度包装现象亦日益突出,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也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为规范商品包装,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我国于2021年正式发布了GB 23350-2021《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含第1、2号修改单),本文旨在对这一标准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实施的关键要点。
GB 23350-2021标准解读
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食品和化妆品的包装,旨在遏制过度包装,提升包装的环保性能。
定义
- 过度包装:指包装材料、结构、形式等超出商品在保护、使用、销售、运输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包装行为。
- 包装材料:包括用于包装商品的各种材料,如纸、塑料、金属、玻璃、陶瓷及复合材料等。
- 包装结构:涉及包装的形状、尺寸、层次等设计要素。
- 包装形式:涉及包装的开启方式、携带方式等。
包装要求
- 包装材料:应优先选择环保、可降解、可回收的材料。
- 包装结构:应满足商品在保护、使用、销售、运输等方面的需求,避免过度包装。
- 包装形式:应便于消费者使用、携带和回收。
包装标识
- 标识要求:包装标识应清晰、醒目,包含商品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名、厂址、产品标准代号等信息。
- 警示标识:包装标识还应标注过度包装警示,“过度包装警示:本产品包装材料、结构、形式等超出商品保护、使用、销售、运输等需求,请消费者关注环保。”
实施要点
加强宣传培训
各级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应加强宣传培训,提升相关人员对过度包装的认识,引导企业树立绿色包装理念。
完善机制
政府部门需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加强对食品和化妆品包装的监管,对违反标准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
推动技术创新
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开发环保、可降解、可回收的包装材料,提升包装的环保性能。
鼓励企业自律
企业应自觉遵守GB 23350-2021标准,优化包装设计,减少过度包装。
强化举报机制
鼓励消费者对过度包装行为进行举报,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GB 23350-2021《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含第1、2号修改单)的发布,对于规范商品包装、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具有深远意义,各级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应携手努力,确保标准得到有效实施,为我国绿色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