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103.3-2005标准解析,天然彩色细绒棉质量规范详解

国家标准 602
GB/T 1103.3-2005标准详细解读了天然彩色细绒棉的质量与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彩色细绒棉的等级、外观、长度、细度、断裂强度、马克隆值等质量指标,旨在确保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棉花产业的蓬勃发展,棉花作为纺织业的重要原料,其品质直接关系到纺织产品的质量与市场竞争力,GB/T 1103.3-2005是我国棉花行业的一项核心国家标准,针对天然彩色细绒棉的品质进行了详尽的规定,本文旨在对GB/T 1103.3-2005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以帮助行业同仁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天然彩色细绒棉的质量要求。

GB/T 1103.3-2005标准解析,天然彩色细绒棉质量规范详解,GB/T 1103.3-2005标准解析,天然彩色细绒棉质量规范详解,2,标准解读,消费者权益,第1张

标准背景

GB/T 1103.3-2005《棉花 第3部分:天然彩色细绒棉》是我国棉花行业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详细规定了天然彩色细绒棉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及储存等方面的规范,该标准的制定,旨在提升天然彩色细绒棉的品质,保障消费者权益,推动棉花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分类

根据GB/T 1103.3-2005标准,天然彩色细绒棉分为四个等级:优级、一级、二级和三级,等级越高,其质量越优良。

技术要求

纤维长度

  • 优级:纤维长度不小于28mm
  • 一级:纤维长度不小于26mm
  • 二级:纤维长度不小于24mm
  • 三级:纤维长度不小于22mm

纤维强度

  • 优级:纤维强度不小于28cN/tex
  • 一级:纤维强度不小于25cN/tex
  • 二级:纤维强度不小于20cN/tex
  • 三级:纤维强度不小于15cN/tex

马克隆值

优级、一级、二级和三级天然彩色细绒棉的马克隆值范围均为3.5~4.5。

含杂率

  • 优级:含杂率不大于1.5%
  • 一级:含杂率不大于2.0%
  • 二级:含杂率不大于2.5%
  • 三级:含杂率不大于3.0%

试验方法

GB/T 1103.3-2005标准对纤维长度、纤维强度、马克隆值和含杂率的试验方法进行了规定,包括取样、试验仪器、试验步骤等。

检验规则

标准规定了天然彩色细绒棉的检验规则,包括抽样、检验项目、判定规则等。

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标准对天然彩色细绒棉的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产品质量。

标准实施意义

GB/T 1103.3-2005标准的实施,对我国天然彩色细绒棉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 保障消费者权益:标准规定了天然彩色细绒棉的质量要求,有助于消费者识别和购买到优质产品。
  2. 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标准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提高行业整体水平,推动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提高产品竞争力:优质天然彩色细绒棉是纺织企业生产高品质纺织品的保障,有助于提升我国纺织品的竞争力。

GB/T 1103.3-2005标准对我国天然彩色细绒棉质量进行了全面规定,对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业内人士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共同推动我国棉花产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