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3587-2009标准引领,粉条行业质量升级新纪元
GB/T 23587-2009标准解读标志着粉条行业质量升级新篇章,该标准规范了粉条的生产工艺、质量要求,提升了粉条行业整体质量水平,保障消费者权益,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飞速发展,粉条作为我国传统美食的重要组成部分,赢得了越来越广泛的消费者喜爱,为了更好地规范粉条行业生产,提升产品质量,我国在2009年颁布了GB/T 23587-2009《粉条》国家标准,本文旨在对这一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粉条行业质量提升提供有益参考。
GB/T 23587-2009标准概述
GB/T 23587-2009《粉条》标准是我国首个针对粉条产品的国家标准,其宗旨在于规范粉条从生产、加工到包装、运输、储存等全过程的操作,确保粉条产品质量安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该标准于2009年12月31日发布,并于2010年7月1日正式实施。
GB/T 23587-2009标准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GB/T 23587-2009标准适用于以小麦、红薯、绿豆、豌豆等为主要原料,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加工而成的粉条产品。
技术要求
感官指标
粉条应具备正常的色泽、气味和滋味,无异味、异臭、酸败等感官异常现象。
理化指标
粉条应满足以下理化指标要求:
- 水分:≤14.0%
- 灰分:≤0.5%
- 蛋白质:≥8.0%
- 食盐(以NaCl计):≤3.0%
- 霉菌总数:≤100CFU/g
- 大肠菌群:≤30CFU/g
- 金葡萄球菌:不得检出
检验方法
GB/T 23587-2009标准规定了粉条产品的检验方法,包括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等。
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包装
粉条产品应使用食品级包装材料,包装容器应保持清洁、干燥、无异味。
标志
粉条产品包装上应标注产品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厂家等信息。
运输
粉条产品应使用防潮、防霉、防污染的运输工具,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安全。
储存
粉条产品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避光、防潮、防污染的场所,储存温度控制在0℃~25℃。
GB/T 23587-2009标准实施意义
规范粉条行业生产,提高产品质量
GB/T 23587-2009标准的实施有助于规范粉条行业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
促进粉条产业健康发展
该标准的实施将推动粉条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提高我国粉条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提升消费者信心
GB/T 23587-2009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对粉条产品的信心,促进粉条消费市场的繁荣。
GB/T 23587-2009《粉条》国家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为我国粉条行业质量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粉条企业应积极贯彻落实该标准,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政府、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粉条行业的支持力度,共同推动我国粉条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