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0900-2021标准荧光增白剂367与393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法研究
本研究基于GB/T 40900-2021标准,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化妆品中的荧光增白剂367和荧光增白剂393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高效、灵敏、准确的特点,为化妆品中荧光增白剂的检测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
随着公众对化妆品安全性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化妆品中荧光增白剂的检测显得尤为关键,荧光增白剂是一类能够显著提升物体、纸张、塑料等表面光泽度的化学物质,广泛用于各类化妆品中,例如美白护肤品、洗发水、香波等,长期使用含有荧光增白剂的化妆品,可能会对健康构成潜在威胁,为确保化妆品的安全性,我国于2021年正式发布了GB/T 40900-2021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化妆品中荧光增白剂367和荧光增白剂393的检测方法,本文将深入探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GB/T 40900-2021标准中的应用。
荧光增白剂367和荧光增白剂393是两种常用的荧光增白剂,以其高效、安全、稳定的特性受到青睐,GB/T 40900-2021标准明确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在测定化妆品中这两种荧光增白剂含量中的应用,LC-MS/MS作为一种高效、灵敏的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中微量组分的检测。
实验部分
仪器与试剂
- 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串联质谱仪(MS)、色谱柱、自动进样器、样品处理器等。
- 试剂:荧光增白剂367和荧光增白剂393标准品、甲醇、磷酸二氢铵、乙酸铵等。
样品前处理
- 样品提取:取适量化妆品样品,加入适量甲醇,超声提取30分钟,离心取上清液。
- 样品净化:将提取液通过C18固相萃取柱,用甲醇-水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氮气吹干,残渣用流动相复溶解。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
- 色谱条件:流动相为甲醇-水溶液,流速为0.2 mL/min,柱温为30℃。
- 质谱条件:电离方式为电喷雾电离(ESI),扫描方式为多反应监测(MRM),碰撞能量为20 eV。
- 标准曲线制备:配制不同浓度的荧光增白剂367和荧光增白剂393混合标准溶液,按上述色谱和质谱条件进行测定,以峰面积为纵坐标,浓度对数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结果与分析
-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荧光增白剂367和荧光增白剂393的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分别为0.1~10.0 μg/L和0.1~5.0 μg/L。
- 精密度与准确度:本方法对荧光增白剂367和荧光增白剂393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3.2%和4.5%,加标回收率为92.5%~103.5%。
- 检测限:荧光增白剂367和荧光增白剂393的检测限分别为0.01 μg/g和0.005 μg/g。
本文详细介绍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GB/T 40900-2021标准下测定化妆品中荧光增白剂367和荧光增白剂393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度好,为化妆品中荧光增白剂的检测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助于保障公众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