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9277.1-2025标准解读,受控堆肥中材料需氧生物分解能力及二氧化碳释放技术解析

国家标准 603
《GB/T 19277.1-2025》解读涵盖受控堆肥材料需氧生物分解能力测定,包括通用方法和二氧化碳释放技术,标准详细解析了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结果评估,为堆肥产品质量和环保性能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受控堆肥作为一种高效处理垃圾与实现资源化的方式,其核心在于对堆肥过程中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精准测定,我国最新发布的GB/T 19277.1-2025《受控堆肥条件下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 采用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 第1部分:通用方法》标准,为这一领域的检测工作提供了新的规范与手段,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标准,重点阐述其采用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以及通用方法的应用。

GB/T 19277.1-2025标准解读,受控堆肥中材料需氧生物分解能力及二氧化碳释放技术解析,GB/T 19277.1-2025标准解读,受控堆肥中材料需氧生物分解能力及二氧化碳释放技术解析,2,第1张

GB/T 19277.1-2025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受控堆肥条件下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测定的国家标准,该标准明确规定了采用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来评估材料在受控堆肥条件下的生物分解能力,适用于各类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堆肥处理过程。

测定方法

二氧化碳测定法

GB/T 19277.1-2025采用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来评估材料的生物分解能力,该方法基于以下原理:在堆肥过程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时,会消耗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通过测定堆肥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可以间接反映材料的生物分解能力。

通用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以下通用方法步骤:

  1. 样品准备:将待测样品均匀混合,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水,制成一定浓度的悬浮液。
  2. 堆肥过程:将悬浮液置于恒温恒湿的堆肥装置中,控制堆肥条件,如温度、湿度、通风等。
  3. 二氧化碳测定:在堆肥过程中,定期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直至堆肥成熟。
  4. 数据处理:根据测定数据,计算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

应用与意义

GB/T 19277.1-2025的应用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 提高堆肥质量:通过精准测定材料的生物分解能力,有助于优化堆肥工艺,提升堆肥质量。
  2. 促进资源化利用:准确评估材料的生物分解能力,有助于推动有机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3. 保障环境安全:通过受控堆肥处理,减少有机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4. 支持政策制定: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环保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GB/T 19277.1-2025的发布为受控堆肥条件下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提供了规范与手段,通过采用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堆肥质量,促进资源化利用,保障环境安全,为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在未来的工作中,应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该标准,提升我国堆肥处理水平,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标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