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037-2021标准深度解析,塑料薄膜水蒸气透过性能测试方法详解与应用

国家标准 607
GB/T 1037-2021标准详细解读了塑料薄膜与薄片水蒸气透过性能的测定方法,采用杯式增重与减重法,该标准旨在规范塑料薄膜与薄片的水蒸气透过性能测试,提高产品质量与安全性,对相关领域有重要指导意义。

随着塑料工业的迅猛发展,塑料薄膜与薄片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包装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塑料薄膜与薄片的水蒸气透过性能对其使用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GB/T 1037-2021《塑料薄膜与薄片水蒸气透过性能测定》标准,对塑料薄膜与薄片的水蒸气透过性能测定方法进行了详尽规定,杯式增重与减重法是众多测定方法中的一种常用技术,本文旨在对GB/T 1037-2021标准中的杯式增重与减重法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GB/T 1037-2021标准深度解析,塑料薄膜水蒸气透过性能测试方法详解与应用,GB/T 1037-2021标准深度解析,塑料薄膜水蒸气透过性能测试方法详解与应用,标准解读,第1张

标准背景

GB/T 1037-2021标准是在原GB/T 1037-2008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完善的,其目的是规范塑料薄膜与薄片水蒸气透过性能的测定方法,提升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该标准适用于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在内的多种塑料薄膜与薄片的水蒸气透过性能测定。

杯式增重与减重法原理

杯式增重与减重法是一种普遍采用的水蒸气透过性能测定方法,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将待测的塑料薄膜或薄片样品固定在杯式试样架上,该试样架通常由两个半圆形的杯体组成,两杯体之间通过密封条连接。
  2. 在一个杯体内注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另一个杯体内放置样品。
  3. 密封两个杯体,并将它们置于恒温恒湿箱中,设定特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4. 经过一定时间后,测量两个杯体中水的重量变化,并据此计算水蒸气透过率。
  5. 水蒸气透过率的计算公式为:水蒸气透过率(g/m²·d)=(Δm/m)×(T×A)/(t×d),m为两个杯体中水的重量差,m为去离子水的初始质量,T为时间,A为样品面积,t为样品厚度,d为温度下的水蒸气分压力。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器材:包括杯式试样架、去离子水、恒温恒湿箱、天平等。
  2. 样品处理:将待测塑料薄膜或薄片样品裁剪成规定尺寸,并去除表面杂质。
  3. 样品安装:将样品固定在杯式试样架上,确保密封良好。
  4. 实验操作:按照上述原理进行实验操作,包括加入去离子水、密封、放入恒温恒湿箱等。
  5. 数据记录:记录实验过程中两个杯体中水的重量变化,计算水蒸气透过率。

应用与注意事项

  1. 应用:杯式增重与减重法适用于各种塑料薄膜与薄片的水蒸气透过性能测定,广泛应用于塑料包装、建筑材料、食品包装等领域。
  2. 注意事项:
    • 确保实验过程中样品与杯体密封良好,避免外界因素干扰。
    • 严格控制实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 注意样品的均匀性,避免因样品不均匀导致结果偏差。
    • 实验数据应多次重复测量,以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GB/T 1037-2021标准中的杯式增重与减重法是一种简便、实用的水蒸气透过性能测定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对提高我国塑料薄膜与薄片水蒸气透过性能测定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相关行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标签: 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