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苜蓿间种玉米草地建植规程DB15/T 858-2015解析与应用

团体标准 603
《DB15/T 858-2015干旱区苜蓿间种玉米草地建植技术规程详解与应用》详细介绍了在干旱区利用苜蓿与玉米间种技术建植草地的规程,包括选种、播种、田间管理及草地利用等关键环节,旨在提高草地生产力,促进干旱区生态环境改善。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进步与人口的持续增加,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日益提升,我国干旱区作为生态脆弱的关键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愈发凸显,为了改善干旱区的生态环境,提升土地利用率,我国出台了DB15/T 858-2015《干旱区苜蓿间种玉米草地建植技术规程》,本文将对此规程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干旱区苜蓿间种玉米草地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干旱区苜蓿间种玉米草地建植规程DB15/T 858-2015解析与应用,干旱区苜蓿间种玉米草地建植规程DB15/T 858-2015解析与应用,2,技术规程,第1张

DB15/T 858-2015规程概述

DB15/T 858-2015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干旱区苜蓿间种玉米草地建植的技术规范,旨在规范这一建植过程,提高草地的建植成功率,为干旱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我国干旱区苜蓿间种玉米草地的建植,涵盖了土地选择、播种技术、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草地管理等多个方面。

土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块进行苜蓿间种玉米草地的建植,要求土壤pH值在6.5-7.5之间,有机质含量需在1.5%以上。

选择

选择耐旱、抗病、品质优良、产量高的苜蓿和玉米品种,苜蓿发芽率需达到90%以上,玉米发芽率需达到85%以上。

播种技术

  1. 播种时间:干旱区苜蓿间种玉米草地建植的最佳播种时间为春季,一般在3-4月份。
  2. 播种方法:采用条播或穴播,行距为30-40厘米,株距为15-20厘米。
  3. 播种量:苜蓿每亩播种量为0.5-1公斤,玉米每亩播种量为1-1.5公斤。

施肥技术

  1. 底肥:播种前,每亩施入腐熟的有机肥2000-3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
  2. 追肥:根据苜蓿的生长情况,适时追肥,一般追肥2-3次,每次每亩施入尿素15-20公斤。

病虫害防治

  1. 病害防治:密切观察苜蓿和玉米的生长状态,发现病害及时防治,常用农药包括百菌清、多菌灵等。
  2. 虫害防治:综合运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及时防治病虫害。

草地管理

  1. 水分管理:注意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
  2. 除草:定期除草,确保草地生长环境良好。
  3. 修剪:适时修剪苜蓿,促进其生长。

规程应用与效果

DB15/T 858-2015规程在干旱区苜蓿间种玉米草地建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遵循规程要求,苜蓿间种玉米草地的建植成功率显著提高,草地产量和品质得到显著提升,为干旱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DB15/T 858-2015《干旱区苜蓿间种玉米草地建植技术规程》为干旱区苜蓿间种玉米草地建植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遵守规程要求,以提高草地建植成功率,为干旱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作出更大贡献。

标签: 2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