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油莎豆脱脂粉生产加工技术规程DB15/T 3377深度解读

团体标准 602
深度解析《DB15/T 3377-2024》油莎豆脱脂粉生产加工技术规程,详细阐述了油莎豆脱脂粉的生产加工流程、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旨在提升油莎豆脱脂粉产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随着我国油脂产业的迅猛发展,油莎豆作为一种新兴的油料作物,其加工产品——油莎豆脱脂粉,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为了规范油莎豆脱脂粉的生产加工技术,提升产品质量,我国正式颁布了《油莎豆脱脂粉生产加工技术规程》(DB15/T 3377-2024),本文将深入剖析该规程的背景、核心内容及其实施的重要意义。

2024版油莎豆脱脂粉生产加工技术规程DB15/T 3377深度解读,2024版油莎豆脱脂粉生产加工技术规程DB15/T 3377深度解读,2,技术规程,加工技术规程,第1张

背景

油莎豆富含油脂、蛋白质、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成分,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而且食用价值显著,近年来,我国油莎豆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产量稳步增长,在油莎豆加工过程中,如何提升脱脂粉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我国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制定了《油莎豆脱脂粉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油莎豆脱脂粉的生产加工全过程,包括原料选择、预处理、提取、分离、干燥、包装等环节。

原料要求

油莎豆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24153《油莎豆》的规定,原料水分含量不得高于13%。

预处理

油莎豆需经过筛选、去杂、破碎等预处理,以确保原料质量。

提取

采用溶剂法、压榨法等方法提取油莎豆中的油脂,充分提取油脂。

分离

将提取后的油脂与豆粕分离,分离过程中需注意防止油脂氧化、酸败。

干燥

采用干燥设备对豆粕进行干燥,干燥温度控制在50℃~60℃之间,确保豆粕水分含量低于10%。

包装

将干燥后的豆粕进行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GB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的要求。

质量要求

油莎豆脱脂粉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24153《油莎豆》的要求,蛋白质含量不低于30%,脂肪含量不低于20%,水分含量不高于10%。

实施意义

提高产品质量

《油莎豆脱脂粉生产加工技术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升油莎豆脱脂粉的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优化产业结构

规范油莎豆脱脂粉的生产加工技术,有助于优化油脂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提高经济效益

提升油莎豆脱脂粉的品质,有助于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油莎豆脱脂粉生产加工技术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油莎豆加工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油莎豆脱脂粉生产加工技术规程》的发布,对于规范油莎豆脱脂粉生产加工技术、提升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相关企业和部门应认真贯彻执行,共同推动我国油莎豆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