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T 471-2006标准指导下甘农3号苜蓿品种研究综述
本研究基于DB64/T 471-2006标准,对甘农3号苜蓿品种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甘农3号苜蓿品种在适应性、产量、品质等方面表现优异,适合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为苜蓿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苜蓿,作为我国牧草领域的瑰宝,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传承,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蓬勃发展,苜蓿的需求量逐年攀升,我国苜蓿品种标准DB64/T 471-2006,对苜蓿的选育、种植、加工等环节进行了全面规范,本文以甘农3号苜蓿品种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其在DB64/T 471-2006标准下的优异表现与显著特点。
甘农3号苜蓿品种简介
甘农3号苜蓿品种,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精心培育而成,该品种以其生长迅速、产量丰硕、抗逆性强、营养丰富的特性,成为北方地区种植的理想选择。
甘农3号苜蓿品种在DB64/T 471-2006标准下的表现
生长习性
甘农3号苜蓿品种适应性广泛,具备耐寒、耐旱、耐盐碱的显著特点,在DB64/T 471-2006标准指导下,该品种在北方地区种植,生长势头旺盛,植株高度可达到80-100厘米,在适宜的气候和土壤环境中,其生育期约为120天。
产量表现
甘农3号苜蓿品种的产量颇高,在DB64/T 471-2006标准下,鲜草产量可达每亩4000-5000公斤,干草产量每亩1000-1500公斤,在适宜的栽培条件下,其产量潜力巨大。
抗逆性
甘农3号苜蓿品种对干旱、盐碱、病虫害等逆境具备良好的耐受能力,在北方地区种植,其抗逆性显著,有利于提升产量与品质。
营养价值
甘农3号苜蓿品种营养价值丰富,富含蛋白质、粗纤维、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在DB64/T 471-2006标准下,其粗蛋白含量可达18%以上,粗纤维含量适中,是优质的饲料资源。
适应性
甘农3号苜蓿品种适应性极广,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种植,在DB64/T 471-2006标准下,该品种在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生长势和产量。
甘农3号苜蓿品种在DB64/T 471-2006标准下的特点
选育过程
甘农3号苜蓿品种的选育过程严格遵守DB64/T 471-2006标准,经过多年选育与试验,该品种在生长习性、产量、抗逆性、营养价值等方面均展现出卓越的特性。
栽培技术
在DB64/T 471-2006标准指导下,甘农3号苜蓿品种的栽培技术要求严格,在种植过程中,需选择适宜的土壤、气候条件,合理施肥、灌溉,并防治病虫害,以确保产量与品质。
加工利用
甘农3号苜蓿品种在加工利用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在DB64/T 471-2006标准下,其干草、草粉等加工产品可作为饲料、食品添加剂等用途,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甘农3号苜蓿品种在DB64/T 471-2006标准下展现出卓越的生长习性、产量、抗逆性、营养价值等特点,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苜蓿品种,在畜牧业发展的道路上,甘农3号苜蓿品种的应用前景广阔,有望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DB64/T 471-2006. 苜蓿[M].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2006.
[2] 志刚,刘永强,李晓东. 甘农3号苜蓿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J]. 草业科学,2010,(2):1-4.
[3] 赵玉芳,刘永强,志刚. 甘农3号苜蓿品种在北方地区的适应性研究[J]. 草业科学,201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