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2021 DB31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解读,预包装冷藏膳食卫生规范全面升级
《DB31/2026-2021》解读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针对预包装冷藏膳食生产经营卫生规范进行全面升级,旨在提升食品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健康。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愈发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持续加大力度,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监管,在此背景下,DB31/2026-2021《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预包装冷藏膳食生产经营卫生规范》作为我国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21年正式颁布实施,本文旨在对该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为相关企业和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标准背景
DB31/2026-2021《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预包装冷藏膳食生产经营卫生规范》是在原有《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预包装冷藏膳食生产经营卫生规范》(DB31/2013-2006)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实际情况,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专家论证后修订而成的,该标准的实施,旨在进一步规范预包装冷藏膳食的生产经营行为,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适用范围
DB31/2026-2021标准适用于在我国境内生产、经营的预包装冷藏膳食,涵盖肉类、禽类、水产品、蔬菜等食材制成的熟食、半成品、即食食品等。
生产经营者责任
生产经营者需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职责,确保从原料采购、加工、包装、运输、储存到销售的全过程符合标准要求。
原料采购
生产经营者应从合法渠道采购原料,确保原料质量符合国家标准,采购过程中,需索取并保存相关证明文件,如产地证明、检验报告等。
加工过程
预包装冷藏膳食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操作环境、加工设备、加工工艺等,确保食品卫生安全,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交叉污染,如生熟分开、清洗消毒等。
包装、标识
预包装冷藏膳食的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不得使用对健康有害的包装材料,包装标识应清晰、准确,包括产品名称、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和地址等。
运输、储存
预包装冷藏膳食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防止食品变质,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避免食品受到污染。
销售环节
销售预包装冷藏膳食时,应确保食品在保质期内,不得销售过期、变质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检验检测
生产经营者应建立健全检验检测制度,定期对产品进行检验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标准实施与监管
实施时间
DB31/2026-2021标准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职责
各级食品安全部门应加强对预包装冷藏膳食生产经营的监管,督促生产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确保食品安全。
违规处理
对违反DB31/2026-2021标准的生产经营者,相关部门将依法予以查处,包括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许可证等。
DB31/2026-2021《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预包装冷藏膳食生产经营卫生规范》的实施,对于提升我国预包装冷藏膳食的食品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相关企业和从业者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共同为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贡献力量,各级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标准得到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