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用甜高粱生产技术规程DB64/T 1275-2016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DB64/T 1275-2016 饲用甜高粱生产技术规程》,规程详细介绍了饲用甜高粱的种植、管理、收获等环节的技术要求,旨在提高饲用甜高粱的产量和质量,为我国畜牧业发展提供优质饲料,规程强调科学种植、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措施,为种植者提供实用指导。
在我国,饲用甜高粱作为一种关键的饲料作物,以其高产量、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适应性,在推动畜牧业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了确保饲用甜高粱生产技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我国在2016年正式发布了《饲用甜高粱生产技术规程》(DB64/T 1275-2016),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详尽解读,旨在为我国饲用甜高粱的生产提供有益的参考。
《饲用甜高粱生产技术规程》由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主要适用于我国北方地区的饲用甜高粱生产,该规程详细规定了从品种选择、播种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及储藏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
品种选择
在品种选择方面,我们应遵循以下原则:
- 选择与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相适宜的优良品种,以实现产量和品质的双重提升。
- 品种需具备抗病、抗倒伏和适应性强的特性。
- 优先选择籽粒产量高、茎秆产量稳定的品种。
播种
播种环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通常在春季土壤解冻后进行。
- 播种量: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每亩播种量一般在2-3公斤。
- 播种方式:采用条播或穴播,行距40-50厘米,株距20-30厘米。
- 播种深度:通常为3-5厘米。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包括以下内容:
-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施足底肥,追肥应根据生长情况适时进行。
- 浇水: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墒情,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 中耕除草:适时进行中耕除草,保持田间清洁。
- 病虫害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采取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措施。
收获及储藏
收获及储藏环节应注意:
- 收获时间:一般在茎秆产量达到最高值时进行收获。
- 收获方法:采用人工或机械收获,注意防止损伤茎秆。
- 储藏:收获后的饲用甜高粱应晾晒至水分适宜,储藏于干燥、通风的场所。
《饲用甜高粱生产技术规程》为我国饲用甜高粱生产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品种特性,结合规程要求,制定合理的生产方案,以提高饲用甜高粱的产量和品质,为我国畜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