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366-2020 柑橘黄龙病检测鉴定技术规程,防控柑橘产业的

团体标准 602

随着柑橘产业的蓬勃发展,柑橘黄龙病作为一种严重影响柑橘生长和产量的病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柑橘产业健康发展的“”,为了有效防控柑橘黄龙病,我国制定了DB36/T 1366-2020《柑橘黄龙病检测鉴定技术规程》,为柑橘黄龙病的检测和鉴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本文将详细介绍该规程的主要内容,以期为我国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DB36/T 1366-2020 柑橘黄龙病检测鉴定技术规程,防控柑橘产业的,DB36/T 1366-2020 柑橘黄龙病检测鉴定技术规程,防控柑橘产业的,2,技术规程,产业健康发展,第1张

规程背景

柑橘黄龙病是由柑橘黄龙病(Citrus yellow dragon disease virus,CYDDV)引起的病害,主要通过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传播,该病具有潜伏期长、传播速度快、防治难度大等特点,对柑橘产业的危害极大,为有效防控柑橘黄龙病,我国于2020年发布了DB36/T 1366-2020《柑橘黄龙病检测鉴定技术规程》。

规程主要内容

检测方法

DB36/T 1366-2020规程规定了以下几种柑橘黄龙病检测方法:

(1)血清学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检测病树血清中的抗体。

(2)分子生物学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方法检测病树组中的核酸。

(3)电镜观察:观察病树叶片、枝条等组中的粒子。

鉴定标准

规程明确了柑橘黄龙病的鉴定标准,包括:

(1)症状鉴定:根据病树的症状表现,如叶片黄化、卷曲、皱缩等,初步判断是否为柑橘黄龙病。

(2)血清学检测:抗体性为疑似病树,需进一步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

(3)分子生物学检测:核酸性为确诊病树。

防控措施

规程提出了以下柑橘黄龙病防控措施:

(1)加强检疫:严格实施柑橘木虱的检疫,防止传入。

(2)清除病源:及时清除病树、病枝、病叶等病源,降低传播风险。

(3)化学防治: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对病树进行喷雾防治。

(4)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等生物防治措施,降低柑橘木虱数量。

(5)农业防治:调整种植结构,推广抗病品种,提高柑橘的抗病能力。

规程实施意义

DB36/T 1366-2020《柑橘黄龙病检测鉴定技术规程》的实施,对我国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提高柑橘黄龙病检测和鉴定水平,为病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2. 规范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降低病害传播风险。

  3. 促进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保障我国柑橘产业的健康稳定。

DB36/T 1366-2020《柑橘黄龙病检测鉴定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柑橘黄龙病的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规程要求,加强柑橘黄龙病的检测、鉴定和防控,为我国柑橘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