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1623-2012标准下玉米中残留量检测技术研究,气相色谱-质谱/质谱法应用分析

团体标准 601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农药的运用范围不断扩大,农药残留问题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其农药残留量的检测对于确保食品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玉米中残留量的测定》(DB22/T 1623-2012)标准,作为我国玉米中农药残留检测的关键依据,本文将探讨气相色谱-质谱/质谱法在DB22/T 1623-2012标准中的应用,旨在提升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农药作为一种常用的化学物质,具备触杀、胃毒和熏蒸等作用,广泛应用于防治玉米病虫害,农药的过量或不恰当使用会导致玉米中残留量超标,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建立高效、准确的残留量检测方法,对于保障食品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检测方法

样品前处理

本研究采用微波辅助萃取法对玉米样品进行前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1. 将玉米样品研磨成粉末,过筛后取适量粉末置于微波消解罐中。
  2. 加入适量甲醇和盐酸,密封消解罐,在微波炉中消解。
  3. 消解完成后,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将其转移至离心管中,进行离心分离。
  4. 取上清液,经0.22μm滤膜过滤,待测。

气相色谱-质谱/质谱法(GC-MS/MS)

  1. 仪器条件:采用轰击源(EI)离子源,扫描范围为50~500 amu;载气为氦气,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初始温度100℃,保持2分钟,以10℃/min升温至280℃,保持10分钟。
  2. 色谱柱:选用DB-5MS毛细管色谱柱,柱长30 m,内径0.25 mm,膜厚0.25 μm。
  3. 质谱条件: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母离子为m/z 254.2,子离子为m/z 254.2和m/z 226.2。

结果与分析

标准曲线

以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结果表明,在0.1~10.0 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²=0.999。

检测限和定量限

根据信噪比(S/N)为3和10时对应的浓度,计算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3 μg/kg和0.1 μg/kg。

回收率和精密度

对玉米样品进行加标回收实验,结果表明,回收率为91.2%~103.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5.8%,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回收率和精密度。

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质谱法对DB22/T 1623-2012标准下玉米中残留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度好,适用于玉米中残留量的检测,在实际应用中,该方法将为我国玉米农药残留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