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析DB41/T 996-2014,菇生产技术规程

团体标准 602
《DB41/T 996-2014菇生产技术规程》深入探讨了蘑菇生产的标准化流程,规程涵盖了菇种选择、菌种制备、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关键环节,旨在提高蘑菇产量和质量,确保食品安全和可持续生产。

菇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高档食用菌,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为规范菇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我国制定了DB41/T 996-2014《菇生产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析,以期为菇生产者提供参考。

深入解析DB41/T 996-2014,菇生产技术规程,深入解析DB41/T 996-2014,菇生产技术规程,2,技术规程,食品安全,第1张

DB41/T 996-2014《菇生产技术规程》于2014年12月1日起实施,适用于菇的种植、养殖、加工和销售,该规程规定了菇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要求、质量控制、检验方法等内容,旨在确保菇产品质量,提高产业竞争力。

菇生产技术规程要点

选种与育种

菇生产首先应选择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品种,规程中要求生产者应从具有合法生产许可证的种苗供应商处购买种苗,确保种苗质量。

栽培设施

菇栽培设施应具备良好的通风、保湿、保温、遮光等条件,规程中规定,栽培室温度应控制在18-25℃,相对湿度保持在60%-80%,空气新鲜,无异味。

基料准备

菇基料应以棉籽壳、玉米芯、稻草等为主,辅以木屑、麦麸等,规程中要求基料水分含量控制在60%-65%,pH值在5.5-6.5之间。

装袋与接种

菇装袋时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规程中规定,装袋后应进行高温灭菌处理,灭菌温度为121℃,时间为30分钟,接种时,应使用无菌工具,避免交叉污染。

发菌与培养

菇发菌温度控制在22-25℃,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规程中要求发菌期间应定期菌丝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出菇管理

菇出菇温度控制在18-22℃,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规程中要求生产者应根据菇蕾生长情况适时喷水、通风,确保菇蕾正常生长。

收获与加工

菇成熟后应及时收获,避免影响品质,规程中规定,收获时应轻拿轻放,避免损伤菇体,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卫生要求进行,确保产品质量。

质量控制与检验

DB41/T 996-2014《菇生产技术规程》对菇的质量控制与检验提出了具体要求,生产者应严格按照规程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质量控制

生产者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从选种、育种、栽培、加工等环节进行严格把控,确保产品质量。

检验方法

规程中规定了菇的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方法,生产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

DB41/T 996-2014《菇生产技术规程》为我国菇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生产者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规程,提高产品质量,推动菇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