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047-2020 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实践指导

团体标准 601
《DB41/T 2047-2020 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实践》详细解读了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包括选种、育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书中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规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为提高大球盖菇产量和质量提供参考。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飞速进步,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大球盖菇凭借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鲜美的口感,市场需求逐年攀升,为了规范大球盖菇的生产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和产量,我国正式颁布了DB41/T 2047-2020《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并结合实际生产实践,探讨大球盖菇的生产技术。

DB41/T 2047-2020 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实践指导,DB41/T 2047-2020 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实践指导,2,技术规程,栽培技术,第1张

DB41/T 2047-2020《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概述

DB41/T 2047-2020《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大球盖菇生产的技术规范,自2020年起正式实施,该规程从种菇材料的选择、栽培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对大球盖菇的生产进行了全面规定,旨在提升大球盖菇的生产质量和产量。

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解读

种菇材料的选择

种菇材料是影响大球盖菇生产质量的关键因素,根据规程,种菇材料应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生长势强、抗病性好的菌种,在选择菌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菌种来源:选择正规菌种供应商提供的菌种,确保菌种质量。
  2. 菌种纯度:菌种纯度应达到99%以上,避免杂菌污染。
  3. 菌种活力:菌种活力应强,发芽率在90%以上。

栽培环境

大球盖菇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25℃,空气相对湿度为60%-80%,根据规程,栽培环境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场地选择:选择通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场地。
  2. 土壤处理:土壤应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无病虫害。
  3. 温湿度控制:根据大球盖菇的生长阶段,合理调节温湿度。

栽培技术

大球盖菇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菌种接种、覆土、发菌、出菇等环节,根据规程,栽培技术应遵循以下要点:

  1. 菌种接种:采用无菌操作,将菌种均匀接种在培养基上。
  2. 覆土:选用适宜的覆土材料,厚度适中,确保菌丝生长。
  3. 发菌: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促进菌丝生长。
  4. 出菇: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出菇条件,提高产量。

病虫害防治

大球盖菇在生产过程中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根据规程,病虫害防治应采取以下措施:

  1. 预防为主:加强栽培管理,保持良好的环境条件,降低病虫害发生。
  2. 物理防治:利用紫外线、臭氧等物理方法,杀灭病虫害。
  3. 生物防治:利用有益微生物,抑制病虫害生长。
  4. 化学防治:在必要时,使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

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的应用实践

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

根据DB41/T 2047-2020《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规范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

加强栽培技术培训

针对生产者,开展大球盖菇栽培技术培训,提高生产者的技术水平。

推广先进生产技术

结合实际生产,推广先进的大球盖菇生产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

加强市场调研

关注市场需求,调整生产规模,确保产品供应。

DB41/T 2047-2020《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为我国大球盖菇生产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实际生产中,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加强栽培管理,提高大球盖菇的生产质量和产量,为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