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4015-2020标准引领,病死畜无害化收运车助力畜牧产业绿色发展

团体标准 604
《DB37/T 4015-2020 病死畜无害化收运车通用技术规范》发布,旨在推动畜牧产业绿色发展,规范病死畜收运过程,保障生态环境和公共卫生安全,开启畜牧产业绿色发展新篇章。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病死畜的处理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有效控制病死畜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公共卫生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国在2020年正式发布了《病死畜无害化收运车通用技术规范》(DB37/T 4015-2020),本文将围绕这一规范,深入探讨其在推动畜牧产业绿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DB37/T 4015-2020标准引领,病死畜无害化收运车助力畜牧产业绿色发展,DB37/T 4015-2020标准引领,病死畜无害化收运车助力畜牧产业绿色发展,2,技术规范,规范实施,第1张

DB37/T 4015-2020规范概述

《病死畜无害化收运车通用技术规范》是我国首部针对病死畜无害化收运车制定的技术规范,该规范详细阐述了病死畜无害化收运车的技术要求、设计原则、制造标准、检验方法等内容,旨在提升病死畜收运的无害化处理水平,确保生态环境和公共卫生安全。

规范解读

技术要求

DB37/T 4015-2020规范对病死畜无害化收运车提出了以下技术要求:

  1. 车辆结构:要求车辆具备密封、防渗、防漏、防臭等功能,确保病死畜在运输过程中不泄漏、不污染环境。
  2. 消毒设施:要求车辆配备消毒设施,对病死畜进行消毒处理,降低病原传播风险。
  3. 通风系统:要求车辆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车内空气质量,降低病原微生物浓度。
  4. 装载能力:要求车辆具备一定的装载能力,满足不同规模病死畜的收运需求。

设计原则

规范明确了病死畜无害化收运车的设计原则,包括:

  1. 安全性:确保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对驾驶员、乘客及周围环境无安全隐患。
  2. 实用性:满足病死畜收运的实际需求,提高工作效率。
  3. 环保性:降低车辆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制造标准

规范对病死畜无害化收运车的制造标准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材料选用、工艺、零部件加工等,确保车辆质量。

检验方法

规范明确了病死畜无害化收运车的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性能试验、消毒效果检验等,确保车辆符合技术要求。

规范实施意义

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DB37/T 4015-2020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提高病死畜无害化处理水平,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降低环境污染风险,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降低病死畜带来的公共卫生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促进畜牧产业绿色发展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推动畜牧产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提高畜牧业的整体竞争力。

《病死畜无害化收运车通用技术规范》的发布,为我国畜牧产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部门应加大规范实施力度,推动病死畜无害化处理水平的提升,为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