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DB37/T 3322-2018标准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本研究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依据DB37/T 3322-2018标准,对蔬菜中甲拌磷等7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可靠,为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飞速进步,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为保障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农药残留问题也随之而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蔬菜等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检测,对保障公众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基于DB37/T 3322-2018标准的蔬菜中甲拌磷等7种农药及其代谢物的残留量测定方法,并深入分析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在该领域的应用价值。
研究背景
农药残留是指在作物体内、表面或土壤中残留的农药总量,其中部分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风险,蔬菜作为人们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农药残留问题尤为突出,建立一套高效、灵敏、准确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对于确保蔬菜质量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DB37/T 3322-2018是我国关于蔬菜中农药残留量测定的行业标准,其中规定了蔬菜中甲拌磷等7种农药及其代谢物的检测方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因其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准确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农药残留的检测。
研究方法
样品前处理
将采集的蔬菜样品进行粉碎、过筛,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样品,加入适宜的溶剂进行提取,提取液经过滤、浓缩、净化等步骤,得到待测样品。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
采用LC-MS/MS检测待测样品中的甲拌磷等7种农药及其代谢物,具体操作如下:
- 色谱条件:选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
- 质谱条件: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扫描方式为多反应监测(MRM),监测目标化合物的母离子和特定子离子。
- 数据分析:根据标准曲线和样品峰面积,计算样品中农药及其代谢物的残留量。
结果与分析
线性关系
通过绘制标准曲线,得出甲拌磷等7种农药及其代谢物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²均大于0.99。
检测限和定量限
根据方法学要求,本实验测定了甲拌磷等7种农药及其代谢物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均在规定的范围内。
回收率和精密度
本实验对甲拌磷等7种农药及其代谢物进行了加标回收实验,结果显示回收率在70%至120%之间,精密度在15%以内。
应用分析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在蔬菜中甲拌磷等7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效果,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 灵敏度高:检测限和定量限均较低,能够满足实际检测需求。
- 准确度高:回收率和精密度良好,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 适用范围广:可检测多种农药及其代谢物,适用于不同类型蔬菜的检测。
本文基于DB37/T 3322-2018标准,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对蔬菜中甲拌磷等7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可为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提供有力支持,在实际应用中,应进一步优化实验条件,提高检测效率,确保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