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读DB440300/T 24-2003,预包装食品包装与标签规范

团体标准 602
《DB440300/T 24-2003》详细规定了预包装食品的包装和标签要求,标准涵盖包装材料、结构、标识、标签内容等方面,旨在确保食品安全、卫生,提高消费者购买体验。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民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对食品安全与品质的期待亦水涨船高,预包装产品作为日常消费的核心部分,其包装与标签的规范自然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将深入剖析《预包装食品包装和标签要求》(DB440300/T 24-2003)这一行业标准,旨在为我国预包装食品行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全面解读DB440300/T 24-2003,预包装食品包装与标签规范,全面解读DB440300/T 24-2003,预包装食品包装与标签规范,2,食品安全,消费者权益,第1张

《预包装食品包装和标签要求》概述

DB440300/T 24-2003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预包装食品包装和标签的行业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自2003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对预包装食品的包装材料、包装方式、标签内容、标识要求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旨在维护消费者权益,提升预包装食品的食品安全与品质。

预包装食品包装要求

包装材料

预包装食品的包装材料必须无毒、无害、无污染,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常用的包装材料包括塑料、纸张、纸板、玻璃、金属等,选择包装材料时,需综合考虑食品的种类、特性、储存条件以及保质期等因素。

包装方式

预包装食品的包装方式包括真空包装、充氮包装、压缩包装、保鲜膜包装等,包装方式需确保食品在运输、储存和销售过程中不受损害,同时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包装设计

预包装食品的包装设计应简洁、美观、大方,便于消费者识别和携带,以下原则需遵循:

  1. 突出产品特点:包装设计应突出产品的品种、产地、品质等特色,便于消费者选购。
  2. 易于识别:包装设计应使消费者能迅速识别产品,避免混淆。
  3. 环保理念:包装设计应充分考虑环保因素,采用可降解、可回收的包装材料。

预包装食品标签要求

预包装食品的标签应包括以下内容:

  1. 产品名称:真实、准确地反映产品特征。
  2. 规格型号:标明产品的规格和型号。
  3. 净含量:标明产品的净含量,单位为克或千克。
  4. 生产日期:标明产品的生产日期,便于消费者了解产品的保质期。
  5. 保质期:标明产品的保质期,单位为天、月或年。
  6. 生产者名称和地址:标明生产者的名称和地址,便于消费者追溯。
  7. 生产许可证编号:标明生产许可证编号,确保产品来源可靠。
  8. 营养成分表:标明产品的营养成分,便于消费者了解产品的营养价值。
  9. 其他必要信息:如产品标准编号、认证标志、警示语等。

标签标识要求

  1. 标签应清晰、醒目,便于消费者阅读。
  2. 标签字体应规范、工整,避免误导消费者。
  3. 标签颜色应与产品特点相协调,便于识别。
  4. 标签应使用规范的语言,并符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

《预包装食品包装和标签要求》(DB440300/T 24-2003)为我国预包装食品行业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企业应严格遵守该标准,确保预包装食品的包装和标签符合要求,从而保障消费者权益,提升我国预包装食品的食品安全与品质,消费者在购买预包装食品时,也应关注包装和标签,提高自身食品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