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457-2018标准引领,兴国鱼丝传统与现代工艺的完美融合

团体标准 601
兴国鱼丝遵循DB36/T 457-2018标准,巧妙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规范,确保产品质量与风味传承,展现地方特色与技术创新的完美结合。

在浩瀚的饮食文化长河中,鱼丝作为一道传统的美食佳肴,凭借其独特的风味和精湛的制作工艺,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喜爱,江西赣州市兴国县的兴国鱼丝,作为当地独具特色的地方美食,以其独树一帜的风味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声名远播,享誉四海,近年来,随着DB36/T 457-2018标准的正式实施,兴国鱼丝的生产与销售步入了规范化、标准化的新纪元,本文将围绕这一标准,深入探讨兴国鱼丝的发展历程、制作工艺以及其广阔的市场前景。

DB36/T 457-2018标准引领,兴国鱼丝传统与现代工艺的完美融合,DB36/T 457-2018标准引领,兴国鱼丝传统与现代工艺的完美融合,2,2018,第1张

兴国鱼丝的起源与发展

兴国鱼丝的历史源远流长,据传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当时,兴国县有一位名叫三的渔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一种独特的烹饪方法:将鱼肉切成细丝,经过精心的腌制和烹饪,使鱼肉口感鲜美,营养丰富,这一创新很快在当地传开,并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兴国鱼丝制作工艺。

随着时代的变迁,兴国鱼丝的制作工艺不断优化,口感和品质也日臻完善,兴国鱼丝已成为赣州市乃至江西省的一张美食名片,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品尝。

DB36/T 457-2018标准下的兴国鱼丝

为了规范兴国鱼丝的生产与销售,提升产品质量,2018年,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DB36/T 457-2018《兴国鱼丝》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兴国鱼丝的原材料、生产工艺、质量要求、包装标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确保兴国鱼丝的品质与安全。

原材料要求

DB36/T 457-2018标准规定,兴国鱼丝的原材料应选用鲜活、无病害的淡水鱼,如草鱼、鲢鱼等,这些鱼类肉质细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是制作兴国鱼丝的理想原料。

生产工艺要求

标准对兴国鱼丝的生产工艺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鱼肉的处理、腌制、切丝、煮制、晾晒等环节,腌制环节尤为重要,需要选用适量的盐、料酒、姜片等调料,使鱼肉入味,口感鲜美。

质量要求

标准对兴国鱼丝的质量要求包括外观、口感、营养成分等方面,要求兴国鱼丝外观整洁,色泽鲜亮,口感细腻,营养丰富,无异味、无杂质。

包装标识要求

标准规定,兴国鱼丝的包装应采用食品级材料,包装标识应清晰、完整,包括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

兴国鱼丝的市场前景

随着DB36/T 457-2018标准的实施,兴国鱼丝的品质得到了有力保障,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以下是对兴国鱼丝市场前景的分析:

消费需求旺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美食的追求日益多样化,兴国鱼丝作为传统美食,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市场需求旺盛。

地方特色优势明显

兴国鱼丝作为江西省的地方特色美食,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在地方美食市场上,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产业链逐步完善

随着兴国鱼丝产业的不断发展,产业链逐步完善,从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销售渠道到品牌建设,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近年来,江西省政府高度重视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对兴国鱼丝产业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为兴国鱼丝的市场拓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DB36/T 457-2018标准的指导下,兴国鱼丝产业正朝着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兴国鱼丝必将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成为我国美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

标签: 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