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溪白茶有机食品加工技术规程研究
本研究遵循DB36/T 588-2010标准,深入探讨资溪白茶加工技术规程,旨在探寻其走向有机食品之路的方法,通过优化加工工艺,确保产品安全、健康,推动资溪白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深入人心,有机食品逐渐成为市场的新宠,在众多有机食品中,资溪白茶凭借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为了确保资溪白茶的品质,我国制定了《有机食品 资溪白茶加工技术规程》(DB36/T 588-2010)这一标准,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规程在资溪白茶加工中的应用。
DB36/T 588-2010标准概述
《有机食品 资溪白茶加工技术规程》(DB36/T 588-2010)是由我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旨在规范资溪白茶加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确保其有机品质,该标准涵盖了有机资溪白茶的原料选择、加工工艺、包装、标签、储存和运输等方面的要求。
有机食品与资溪白茶
有机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环境中,采用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生产出的符合有机食品标准的农产品,资溪白茶作为一种有机食品,其加工过程严格遵循DB36/T 588-2010标准,确保茶叶的品质。
原料选择
有机资溪白茶的原料应来自有机茶园,茶园不得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等,以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茶叶的天然品质。
加工工艺
有机资溪白茶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采摘、萎凋、杀青、揉捻、干燥、筛选、包装等环节,在加工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 采摘:选择健康、成熟、无病虫害的茶叶,采摘后的茶叶应在短时间内进行加工,以保持其新鲜度。
- 萎凋:将采摘的茶叶摊放在通风、阴凉处,让其自然萎凋,以促进茶叶内含物质的转化。
- 杀青:采用蒸汽或高温杀青,使茶叶中的酶活性降低,防止茶叶氧化。
- 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揉捻成条状,以增加茶叶的香气和滋味。
- 干燥: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干燥,以去除多余的水分,提高茶叶的保存期限。
- 筛选:将干燥后的茶叶进行筛选,去除杂质,保证茶叶的纯净度。
- 包装:采用环保、可降解的包装材料,确保茶叶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
包装、标签、储存和运输
有机资溪白茶的包装、标签、储存和运输应遵循以下要求:
- 包装:采用环保、可降解的包装材料,确保茶叶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
- :标签应清晰标注有机食品标志、产品名称、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 储存:将有机资溪白茶储存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避免光直射和潮湿。
- 运输:采用合适的运输工具,确保茶叶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有机食品 资溪白茶加工技术规程》(DB36/T 588-2010)为有机资溪白茶的生产提供了严格的技术要求,有助于保障茶叶的品质,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应继续遵循这一标准,不断提升有机资溪白茶的品质,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通过推广有机食品理念,促进我国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