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煮炸技术规程,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规范实践
《DB21/T 2948-2018 鹿茸煮炸技术操作规程》是对鹿茸煮炸传统工艺的现代诠释和规范化实践,旨在通过详细操作规程,确保鹿茸煮炸工艺的科学性和安全性,提升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
随着公众对健康养生理念的日益关注,鹿茸作为一味珍贵的滋补药材,其市场需求逐年攀升,鹿茸煮炸技术,作为鹿茸加工的关键环节,其工艺的规范与标准化对于确保鹿茸产品的品质与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将围绕《DB21/T 2948-2018 鹿茸煮炸技术操作规程》展开论述,探讨其内容、操作要领以及在现代鹿茸加工中的应用。
《DB21/T 2948-2018 鹿茸煮炸技术操作规程》概述
《DB21/T 2948-2018》是由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专门针对鹿茸煮炸技术操作规程的地方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鹿茸煮炸的基本要求、工艺流程、设备要求、操作步骤、质量控制及安全卫生要求等,旨在指导鹿茸加工企业规范生产,提升产品质量。
鹿茸煮炸技术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 原料要求:选用新鲜、无病虫害、无霉变的鹿茸。
- 设备要求:煮炸设备需具备足够的容量,满足生产需求,并符合食品安全卫生标准。
- 环境要求:生产车间应保持清洁、通风、干燥,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工艺流程
- 清洗:用清水冲洗鹿茸,去除杂质。
- 浸泡:将清洗干净的鹿茸浸泡在清水中,浸泡时间根据鹿茸和季节进行调整。
- 煮炸:将浸泡好的鹿茸放入煮炸设备中,加入适量食用油,加热至适宜温度进行煮炸。
- 冷却:煮炸完成后,将鹿茸取出,放入冷水中冷却。
- 包装:将冷却后的鹿茸进行筛选、分级,进行包装。
操作步骤
- 清洗:使用清水将鹿茸表面杂质冲洗干净。
- 浸泡:将鹿茸放入清水中,浸泡时间根据鹿茸和季节调整,一般浸泡时间为30分钟至2小时。
- 煮炸:将鹿茸放入煮炸设备中,加入适量食用油,加热至适宜温度(一般控制在150℃左右),煮炸时间为10-15分钟。
- 冷却:煮炸完成后,将鹿茸取出,放入冷水中冷却,以防止鹿茸变质。
- 包装:将冷却后的鹿茸进行筛选、分级,进行包装。
质量控制
- 感官指标:鹿茸煮炸产品应色泽鲜亮,无异味,口感酥脆。
- 理化指标:鹿茸煮炸产品的水分含量应控制在12%以下,蛋白质含量应大于10%。
- 微生物指标:鹿茸煮炸产品应满足食品安全卫生要求,不得检出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害微生物。
安全卫生要求
- 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
- 生产车间应保持清洁、通风、干燥,定期进行消毒。
- 原料、半成品、成品应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鹿茸煮炸技术操作规程在现代鹿茸加工中的应用
《DB21/T 2948-2018 鹿茸煮炸技术操作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鹿茸加工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确保产品质量,在现代鹿茸加工中,该规程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规范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
- 保障消费者权益,提高市场竞争力。
- 促进鹿茸产业的健康发展。
《DB21/T 2948-2018 鹿茸煮炸技术操作规程》的发布与实施,对鹿茸加工行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企业应严格按照规程进行生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鹿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