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苔茶加工技术规程DB52/T 1014-2015深度解读
本文深入解析了DB52/T 1014-2015标准,详细阐述了地理标志产品石阡苔茶加工技术规程,规程包括原料选择、加工工艺、品质要求等方面,旨在规范石阡苔茶加工过程,提升产品质量,保护地理标志产品。
石阡苔茶,作为我国贵州省石阡县的标志性地理特产,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独特的风味,为了有效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传统技艺,我国特地制定了《地理标志产品 石阡苔茶加工技术规程》(DB52/T 1014-2015),本文将深入剖析该规程的背景、内容及其深远意义。
规程背景
石阡苔茶源远流长,早在唐代便开始种植,经过岁月的沉淀与传承,石阡苔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加工工艺和品质特色,在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如何保护好并传承这一传统技艺,已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国出台了《地理标志产品 石阡苔茶加工技术规程》,旨在规范石阡苔茶的加工流程,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
适用范围
本规程涵盖了石阡苔茶的种植、采摘、加工、包装、运输及销售各个环节。
原料要求
石阡苔茶的原料必须选用石阡县境内种植的优质茶树品种,如石阡苔茶、石阡毛尖等。
采摘标准
采摘时间宜选择在春季、夏季和秋季,采摘标准为单芽或一芽一叶。
加工工艺
石阡苔茶的加工工艺包括杀青、揉捻、干燥、筛分、复火等环节。
- 杀青:将采摘的鲜叶投入杀青机中进行高温杀青,以抑制酶的活性,保持茶叶的绿色。
- 揉捻:对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使其形成特定的形状。
- 干燥: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干燥,确保水分含量符合标准。
- 筛分:对干燥后的茶叶进行筛分,剔除不合格茶叶。
- 复火:对筛分后的茶叶进行复火,提升茶叶品质。
包装、运输和销售
石阡苔茶的包装、运输和销售必须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规程意义
保护和传承传统技艺
《地理标志产品 石阡苔茶加工技术规程》的制定,为保护和传承石阡苔茶这一传统技艺提供了有力保障,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一特色地理标志产品。
提高产品质量
规程对石阡苔茶的加工流程进行了规范,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保护消费者权益
规程明确了石阡苔茶从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到销售各环节的要求,有效保障了消费者权益,让消费者能够购买到正宗、优质的石阡苔茶。
《地理标志产品 石阡苔茶加工技术规程》的制定,对于保护和传承石阡苔茶这一传统技艺具有深远意义,通过规范加工流程,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石阡苔茶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