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1015-2015雷山银球茶地理标志产品加工技术规程深度解读
《DB52/T 1015-2015》详细规定了雷山银球茶地理标志产品的加工技术规程,该规程涵盖了从鲜叶采摘、加工工艺到产品包装的各个环节,旨在确保雷山银球茶的品质和特色,保护其地理标志产品的独特性。
雷山银球茶,作为我国地理标志产品,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卓越的品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传统技艺,我国于2015年正式颁布了《地理标志产品 雷山银球茶加工技术规程》(DB52/T 1015-2015),本文将深入剖析该规程的制定背景、核心内容及其深远意义。
规程制定背景
- 传承传统技艺:雷山银球茶的制作技艺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在现代化进程中,这一技艺面临着失传的风险,为保护并传承这一技艺,制定相应的加工技术规程势在必行。
- 提升产品品质:随着消费者对茶叶品质要求的日益提高,制定加工技术规程有助于规范生产流程,确保雷山银球茶的品质稳定,满足市场需求。
- 推动产业发展:雷山银球茶作为地理标志产品,具有显著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制定加工技术规程,有助于提高其市场份额,促进产业的持续发展。
- 原料要求:规定雷山银球茶原料应选用优质的大叶种茶树鲜叶,要求鲜叶色泽鲜绿、香气浓郁、滋味醇厚。
- 加工工艺:详细介绍了雷山银球茶的初制、精制和包装等环节的加工工艺,包括杀青、揉捻、搓球、烘干等步骤。
- 质量指标:规定了雷山银球茶的外观、香气、滋味、汤色等质量指标,以确保产品品质。
- 包装要求:对雷山银球茶的包装材料、标识、净含量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确保产品安全、卫生。
实施意义
- 传承传统技艺:规程的实施有助于将雷山银球茶制作技艺传承下去,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 提高产品质量:规程的实施将使雷山银球茶的品质得到有效保障,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茶叶的需求。
- 促进产业发展:规程的实施将推动雷山银球茶产业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 增强市场竞争力:雷山银球茶作为地理标志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通过规程的实施,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市场上的地位。
《地理标志产品 雷山银球茶加工技术规程》的颁布实施,为雷山银球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规程要求,努力提高雷山银球茶的品质和市场份额,为传承和发扬我国茶文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