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蚜虫防治新突破,粗脊蚜茧蜂技术规程全面解读与应用

团体标准 603
本规程详细介绍了枸杞蚜虫防治新方法——粗脊蚜茧蜂技术,旨在为枸杞种植提供高效、环保的解决方案,通过规范使用粗脊蚜茧蜂,助力枸杞产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枸杞产业的迅猛发展,枸杞蚜虫问题愈发凸显,不仅对枸杞的产量与品质构成威胁,更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有效遏制枸杞蚜虫的蔓延,我国正式颁布了DB64/T 1969-2023《粗脊蚜茧蜂防治枸杞蚜虫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枸杞种植者提供科学、高效的防治策略。

枸杞蚜虫防治新突破,粗脊蚜茧蜂技术规程全面解读与应用,枸杞蚜虫防治新突破,粗脊蚜茧蜂技术规程全面解读与应用,2,技术规程,2023,第1张

规程背景

枸杞蚜虫作为枸杞生产中的常见害虫,繁殖力强,防治难度大,传统的化学防治虽能迅速降低蚜虫数量,但长期使用会导致农药残留、害虫抗药性增强、环境污染等问题,生物防治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防治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粗脊蚜茧蜂简介

粗脊蚜茧蜂,一种以枸杞蚜虫为食的性天敌昆虫,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该蜂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对枸杞蚜虫拥有极高的捕食能力,是枸杞蚜虫生物防治的理想选择。

DB64/T 1969-2023规程内容

防治对象

本规程适用于枸杞园中枸杞蚜虫的生物防治。

防治方法

  1. 选择适宜的粗脊蚜茧蜂:根据枸杞蚜虫的发生情况和危害程度,选择具有较高防治率的粗脊蚜茧蜂。
  2. 释放时间:在枸杞蚜虫发生初期,即蚜虫繁殖高峰期释放粗脊蚜茧蜂,以充分发挥其防治效果。
  3. 释放量:根据枸杞园的面积和蚜虫发生程度,确定粗脊蚜茧蜂的释放量,一般每亩释放5-10万头粗脊蚜茧蜂。
  4. 释放方法:将粗脊蚜茧蜂放入装有湿土的容器中,均匀撒在枸杞树上,确保蚜茧蜂在树上的分布均匀。
  5. 监测与调整:在释放粗脊蚜茧蜂后,定期监测枸杞园内蚜虫数量,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防治策略。

防治效果评价

  1. :通过观察粗脊蚜茧蜂在枸杞树上的情况,计算防治率。
  2. 蚜虫数量:通过调查枸杞树上的蚜虫数量,评估防治效果。

应用前景

DB64/T 1969-2023《粗脊蚜茧蜂防治枸杞蚜虫技术规程》的实施,为枸杞蚜虫的生物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随着该规程的推广应用,枸杞蚜虫的生物防治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为枸杞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该规程的制定,标志着我国枸杞蚜虫生物防治技术迈上了新台阶,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枸杞蚜虫的发生,提高枸杞产量和品质,为枸杞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该规程的推广和应用,也将为农作物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借鉴和参考。

标签: 2技术规程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