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猕猴桃黑斑病防治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指南

团体标准 603
《DB45/T 2803-2023猕猴桃黑斑病防治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是一份关于猕猴桃黑斑病防治的专业指南,规程详细解读了黑斑病的识别、监测、防治措施及效果评估,旨在通过科学方法降低黑斑病对猕猴桃产业的危害,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

猕猴桃,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农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猕猴桃黑斑病作为一种常见的病害,严重威胁着猕猴桃的产量与品质,为了有效遏制猕猴桃黑斑病的蔓延,我国出台了DB45/T 2803-2023《猕猴桃黑斑病防治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要点。

2023版猕猴桃黑斑病防治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指南,2023版猕猴桃黑斑病防治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指南,2,技术规程,2023,第1张

DB45/T 2803-2023规程概述

DB45/T 2803-2023规程涵盖了以下核心内容:

  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我国各猕猴桃种植区域,旨在指导猕猴桃黑斑病的防治工作。
  2. 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合理使用农药,保护生态环境。
  3. 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
  4. 防治措施:涉及选育抗病品种、科学施肥、合理修剪、强化田间管理等。
  5. 农药使用:依据病情和农药使用指南,科学选择农药,控制使用量,防止农药残留。

规程解读与应用

农业防治

  1. 选育抗病品种:优先选择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猕猴桃品种,从源头上减少黑斑病的发生。
  2.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科学施用氮、磷、钾等肥料,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3. 合理修剪:及时修剪病枝、病叶,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4.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例如使用白僵菌、绿僵菌等生物农药防治黑斑病。

物理防治

采用物理方法,如紫外线消毒、高温灭菌等,杀灭病原菌。

化学防治

  1. 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如苯醚甲环唑、多菌灵等。
  2. 合理使用农药:依据病情和农药使用指南,科学选择农药,控制使用量,防止农药残留。
  3. 轮换用药:防止病原菌产生抗药性。

注意事项

  1. 严格执行规程:确保防治效果。
  2. 合理搭配防治方法:提高防治效果。
  3. 加强田间管理:降低病害发生。
  4. 严格农药使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5. 定期监测病情:及时采取措施。

DB45/T 2803-2023《猕猴桃黑斑病防治技术规程》为我国猕猴桃黑斑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品种等条件,结合规程,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提高猕猴桃产量和品质,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防治技术研究,为我国猕猴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标签: 2技术规程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