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籼米地理标志产品加工技术规范DB3213/T 1067.3-2024深度解读
《DB3213/T 1067.3-2024》解读详细介绍了宿迁籼米地理标志产品大米加工技术规范,该规范对宿迁籼米加工过程、品质要求、检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定,旨在保障宿迁籼米产品的质量和特色。
随着我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持续推进,众多特色产品得到了有效保护与推广,宿迁籼米,作为江苏省宿迁市的地理标志产品,近年来在市场上颇受欢迎,为了进一步优化宿迁籼米的质量和品牌形象,规范其加工技术,江苏省制定了《地理标志产品 宿迁籼米 第3部分:大米加工技术规范》(DB3213/T 1067.3-2024),本文将对该规范进行深入解读。
规范背景
宿迁籼米是宿迁市独有的籼米品种,以其粒大、品质优良、口感鲜美而著称,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地方特色产品,宿迁市积极推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并制定了《地理标志产品 宿迁籼米 第3部分:大米加工技术规范》,旨在规范宿迁籼米的加工技术,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宿迁籼米的生产、加工、包装、储存、运输等全流程,旨在确保宿迁籼米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原料要求
宿迁籼米加工所使用的原料,应选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优质籼米品种,确保原料的品质。
加工工艺
- 原料处理:对原料籼米进行筛选、去杂、去石等处理,剔除不合格的米粒。
- 浸泡:将筛选后的籼米浸泡在清水中,浸泡时间根据季节和米粒品质灵活调整。
- 磨制:采用先进的大米磨制设备,对浸泡后的籼米进行磨制,确保大米粒度均匀。
- 去糠:对磨制后的籼米进行去糠处理,去除米糠。
- 抛光:对去糠后的籼米进行抛光处理,提升大米的光泽度和口感。
- 包装: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包装,确保大米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
产品质量要求
- 外观:大米粒度均匀,色泽洁白,无杂质。
- 口感:口感软糯,香气浓郁,无异味。
- 卫生指标: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无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储存和运输
- 储存:大米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防潮、防虫的仓库中,避免受潮、受热、受污染。
- 运输: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大米包装完好,避免碰撞、挤压,确保产品质量。
规范实施与实施主体
本规范由宿迁市农业农村局负责组织实施,各相关部门予以积极配合。
- 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加工企业进行检查,确保加工技术规范得到有效执行。
- 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查处,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 对规范执行情况进行评估,不断优化和完善规范内容。
《地理标志产品 宿迁籼米 第3部分:大米加工技术规范》的制定,为宿迁籼米产业提供了坚实的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