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3253.4-2023标准解读,推动粉条产业规范化发展
新标准DB15/T 3253.4-2023《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规范》部分,针对粉条生产提出具体规范,旨在提升食品质量,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新规从原料选择、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等方面进行严格规定,保障消费者饮食安全。
随着我国食品产业的蓬勃兴起,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为了确保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生产行为规范,提升产品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2023年,我国正式实施了新修订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规范》,针对粉条生产的详细要求尤为引人注目,为粉条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标准,旨在为粉条生产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标准背景
粉条,作为我国传统美食之一,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过去的粉条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生产环境不达标、原料质量难以保证、生产流程不规范等,这些问题导致粉条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给消费者带来了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规范》。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规范》DB15/T 3253.4-2023针对粉条生产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粉条的基本要求,适用于粉条生产过程中的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存等各个环节。
- 原料要求:粉条生产所用原料必须新鲜、无毒、无害,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严禁使用霉变、腐烂、变质等不合格原料。
- 生产加工要求:
- 生产环境:生产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通风良好,温度、湿度适宜,生产设备、工具应定期清洗、消毒。
- 工艺流程:粉条生产应采用合理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处理、糊化、熟化、冷却、切条、晾晒、包装等环节。
- 质量检验:生产过程中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粉条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 包装要求:粉条包装应采用食品级材料,包装容器应密封、防潮、耐压,包装标识应清晰、完整,包括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许可证号等。
- 运输与储存要求:粉条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免光直射;储存场所应清洁、干燥、通风,温度、湿度适宜。
标准实施意义
DB15/T 3253.4-2023《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规范》部分:粉条的发布与实施,对粉条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 提高粉条产品质量:标准对粉条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工艺、质量等方面提出了严格要求,有助于提高粉条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
- 规范行业秩序:标准对粉条生产加工小作坊提出了规范要求,有助于规范行业秩序,促进粉条行业的健康发展。
- 保障食品安全:标准实施有助于提高粉条生产加工小作坊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粉条生产者应认真贯彻落实该标准,确保粉条产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粉条行业的监管,确保标准得到有效执行,共同为我国食品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