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DB15/T 3324番茄病防治规程解析及实战策略

团体标准 602
《DB15/T 3324-2024 设施番茄病防治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策略》主要介绍了设施番茄病害的防治技术规程,包括病害识别、防治措施、管理方法等,旨在通过解读规程,指导农户科学防治番茄病害,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

随着设施农业的迅猛发展,番茄作为我国关键的蔬菜作物之一,其产量与品质均实现了显著提升,番茄病作为一种普遍的病害,严重威胁着番茄的产量与品质,为了有效遏制番茄病的发生与扩散,我国出台了DB15/T 3324-2024《设施番茄病防治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应用策略。

2024版DB15/T 3324番茄病防治规程解析及实战策略,2024版DB15/T 3324番茄病防治规程解析及实战策略,2,技术规程,防治策略,第1张

DB15/T 3324-2024《设施番茄病防治技术规程》概述

DB15/T 3324-2024《设施番茄病防治技术规程》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设施番茄病防治的技术规范,该规程旨在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防治手段,降低番茄病的发病率,提升番茄的产量与品质,规程涵盖了以下关键方面:

  1. 病种类及症状识别:规程详细阐述了番茄病的种类、症状及传播途径,便于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迅速识别与诊断。
  2. 防治原则:规程强调“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原则,提倡采用物理、生物、化学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
  3. 防治措施:规程从种子处理、田间管理、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4. 防治效果评价:规程规定了番茄病防治效果的评估方法,便于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对防治效果进行监测与评价。

DB15/T 3324-2024《设施番茄病防治技术规程》的应用策略

  1. 选用抗病品种:根据当地番茄病的流行情况,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从源头上减少病害的发生。
  2. 种子处理: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如使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泡30分钟,可有效杀灭种子表面的病原体。
  3. 田间管理: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降低病害的发生。
  4. 物理防治:利用银灰膜、防虫网等物理方法,阻止病原体的传播。
  5. 生物防治:利用载体、天敌等生物方法,抑制病害的发生。
  6. 化学防治:在病害发生初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喷雾防治,如阿维菌素、灵菌素等。
  7. 防治效果评价:定期对番茄病防治效果进行监测与评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防治策略。

DB15/T 3324-2024《设施番茄病防治技术规程》为我国番茄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在实际应用中,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番茄病的发生,提高番茄产量与品质,加强宣传与培训,提高农民对番茄病防治的认识,为我国设施番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