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633-2024,大宗茶(绿茶)加工技术规程,开启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DB52/T 633-2024 大宗茶(绿茶)加工技术规程》发布,标志着绿茶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绿茶加工提供标准化指导,助力产业升级。
随着我国茶叶产业的蓬勃兴起,绿茶作为我国茶叶的支柱品种之一,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为了规范绿茶的加工技术,提升绿茶品质,保障消费者权益,并推动绿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最新颁布了DB52/T 633-2024《大宗茶(绿茶)加工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析该规程的核心内容,以及它对绿茶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规程背景及意义
DB52/T 633-2024《大宗茶(绿茶)加工技术规程》由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作为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绿茶的加工技术,提升绿茶品质,保护消费者权益,并助力绿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该规程的发布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 规范加工流程,提升绿茶品质:规程对绿茶的原料选择、加工工艺、品质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有助于提升绿茶加工技术水平,确保绿茶品质的稳定。
- 保障消费者权益,提升满意度:规程明确了绿茶产品的质量标准,使消费者能够更方便地选购到优质绿茶,从而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
- 推动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规程的发布有助于推动绿茶产业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 促进技术创新,增强产业竞争力:规程的实施将激励绿茶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绿茶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增强产业竞争力。
规程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 茶叶原料选择:要求绿茶原料选用优质、无病虫害、无霉变、无污染的鲜叶,采摘标准、等级划分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 加工工艺:规定了绿茶的加工工艺流程,包括杀青、揉捻、干燥等环节,对每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和设备选用都有详细规定。
- 品质要求:明确了绿茶的品质要求,涵盖外形、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等方面,对感官品质和理化指标均有明确规定。
- 包装、标识:规定了绿茶的包装、标识要求,包括包装材料、包装方式、标识内容等,以提高绿茶产品的包装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 质量控制:要求绿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对生产过程、检验方法、不合格品处理等均有明确规定。
- 仓储、运输:规定了绿茶的仓储、运输要求,包括仓储条件、运输方式、运输要求等,以保证绿茶产品的品质。
规程实施与推广
为确保规程的有效实施和推广,需采取以下措施:
- 加强宣传培训:各地质监部门应加大规程的宣传力度,组织培训,提高绿茶企业对规程的认识和执行能力。
- 加强监管:质监部门应加强对绿茶企业的监管,确保规程得到有效执行。
- 推动技术创新:鼓励绿茶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绿茶加工技术水平,提升绿茶品质。
- 搭建交流平台:组织绿茶企业参加行业交流活动,分享经验,共同推动绿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DB52/T 633-2024《大宗茶(绿茶)加工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绿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规程的指导下,我国绿茶产业必将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