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DB14/T 2954,食品抽检备份样品处置新规程全解析

团体标准 602
《DB14/T 2954-2023》详细规定了食品抽检备份样品的处置流程,规程涵盖样品采集、保存、检验、销毁等环节,确保样品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通过规范处置流程,提高抽检工作效率,保障公众饮食安全。

随着我国食品产业的迅猛发展,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捍卫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我国相关部门持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不断完善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DB14/T 2954-2023《食品抽检备份样品处置工作规程》作为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食品抽检备份样品的处置提出了明确要求,本文将深入剖析该规程,旨在为相关企业和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

2023版DB14/T 2954,食品抽检备份样品处置新规程全解析,2023版DB14/T 2954,食品抽检备份样品处置新规程全解析,2,食品安全,2023,第1张

DB14/T 2954-2023《食品抽检备份样品处置工作规程》详细规定了食品抽检备份样品在采集、保存、检验、处置等环节的具体要求,旨在确保样品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该规程适用于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食品检验机构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

规程主要内容

备份样品的采集

(1)备份样品的采集应在食品抽检过程中进行,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2)采集过程中,应遵循随机、公正、透明的原则,防止人为干预。

(3)备份样品的采集量应不少于原样品量的1/3。

备份样品的保存

(1)备份样品应按照规定的时间、温度、湿度等条件进行保存,确保样品质量。

(2)保存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样品的保存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备份样品的保存期限应不少于6个月。

备份样品的检验

(1)备份样品的检验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检验结果应与原样品检验结果一致。

(2)检验过程中,应遵循科学、严谨、规范的操作流程。

(3)检验结果不合格的备份样品,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备份样品的处置

(1)备份样品的处置应在检验完成后进行,处置方式包括销毁、转移、留存等。

(2)销毁备份样品时,应确保样品的彻底销毁,防止样品泄露。

(3)转移备份样品时,应确保样品在转移过程中的安全,防止样品污染。

(4)留存备份样品时,应按照规定的时间、条件进行保存,确保样品质量。

规程实施意义

提高食品安全水平:通过规范食品抽检备份样品的处置工作,有助于提高食品安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食品抽检备份样品的处置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规范处置工作有助于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食品抽检备份样品的处置工作有助于规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生产行为,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DB14/T 2954-2023《食品抽检备份样品处置工作规程》的发布实施,为我国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各级食品安全部门、食品检验机构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认真贯彻执行该规程,共同维护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标签: 2食品安全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