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DB53/T 1211解读,草原毒害草调查与防治技术新规程

团体标准 603
《DB53/T 1211-2023草原毒害草调查及防治技术规程》详细阐述了草原毒害草的调查方法、防治技术及管理措施,规程旨在提高草原生态环境质量,保障草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草原,作为我国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畜牧业发展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近年来,草原毒害草问题愈发严峻,严重威胁着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与草原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为此,我国在2023年正式发布了《草原毒害草调查及防治技术规程》(DB53/T 1211-2023),旨在规范草原毒害草的调查、监测、防治和评价等工作,本文将对此规程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我国草原毒害草防治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2023版DB53/T 1211解读,草原毒害草调查与防治技术新规程,2023版DB53/T 1211解读,草原毒害草调查与防治技术新规程,2,技术规程,2023,第1张

《草原毒害草调查及防治技术规程》是我国草原毒害草防治领域的首个国家标准,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范围:明确规定了本规程的适用范围,包括草原毒害草的种类、调查方法、防治技术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举了本规程中引用的相关标准、规范和文件。
  3. 术语和定义:对草原毒害草、调查、监测、防治等关键术语进行明确界定。
  4. 调查方法:详细规定了草原毒害草调查的技术要求、调查内容、调查方法等。
  5. 监测方法:明确草原毒害草监测的技术要求、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等。
  6. 防治技术:介绍草原毒害草防治的技术措施、防治方法、防治效果评价等。
  7. 评价方法:规定草原毒害草防治效果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

规程要点解析

调查方法:主要针对草原毒害草的种类、分布、密度、生长状况等进行调查,具体方法包括样方法、目测法、感监测等。

监测方法:与调查方法类似,主要监测草原毒害草的种类、分布、密度、生长状况等,监测方法同样采用样方法、目测法、感监测等。

防治技术

  1. 防治措施: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
  2. 防治方法:根据草原毒害草的种类、分布、生长状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

评价方法

  1. 评价指标:包括草原毒害草密度、生物量、植被覆盖度等。
  2. 评价方法:采用对比法、统计分析法等方法进行评价。

《草原毒害草调查及防治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草原毒害草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各级草原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应认真贯彻落实该规程,加强草原毒害草的调查、监测和防治工作,确保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草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草原毒害草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实施DB53/T 1211-2023规程,我们有信心提高草原毒害草防治效果,为我国草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技术规程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