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黄精育苗技术规程DB41/T 2586解读与实践探索
《DB41/T 2586-2024 黄精育苗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实践》是一份关于黄精育苗技术的规范文件,该规程详细解读了黄精育苗的各个环节,包括选种、播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旨在提高黄精育苗的成活率和产量,文章结合实际应用,探讨了规程在黄精种植中的应用效果。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兴盛,中药材的需求量持续攀升,黄精,这一传统的中药材,以其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等多重功效,在中药配方和保健品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了提升黄精的种植效益,保障药材品质,我国正式颁布了DB41/T 2586-2024《黄精育苗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黄精育苗过程中的实际应用。
DB41/T 2586-2024《黄精育苗技术规程》概述
DB41/T 2586-2024《黄精育苗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黄精育苗的技术规程,其宗旨在于规范黄精育苗流程,提升黄精种植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效益,规程详细规定了黄精育苗的播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适用于黄精育苗的整个生产过程。
黄精育苗技术规程解读
播种前的准备
- 消毒处理:播种前,对黄精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常用消毒方法包括1%的溶液浸泡30分钟,或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30分钟。
- 土壤准备:选择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土壤作为育苗基质,播种前,需对土壤进行深翻、消毒,并施足底肥。
播种
- 播种时间:黄精播种多在春季或秋季,具体时间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而定。
- 播种方法:采用条播或撒播方式,播种深度为1-2厘米,播种量需根据土壤肥力和质量进行调整。
管理措施
- 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生长期间,根据土壤湿度适时浇水。
- 施肥:播种后,施用适量氮肥以促进幼苗生长;生长后期,施用磷钾肥,提高黄精产量和品质。
- 除草: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防止与黄精幼苗争夺养分。
病虫害防治
- 病害防治:黄精幼苗易患叶斑病、根腐病等病害,发病初期,可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 虫害防治:黄精幼苗易受蚜虫、红蜘蛛等害虫侵害,可用2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
黄精育苗技术规程的应用实践
培育优质黄精
遵循DB41/T 2586-2024《黄精育苗技术规程》,可以培育出优质黄精,提升黄精种植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
规范黄精育苗过程
规程的实施有助于规范黄精育苗流程,提高黄精种植的标准化水平。
提高黄精产量和品质
遵循规程进行黄精育苗,有助于提高黄精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促进黄精产业发展
黄精育苗技术规程的推广和应用,有助于推动黄精产业的健康发展。
DB41/T 2586-2024《黄精育苗技术规程》为黄精育苗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在实际生产中,应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以提高黄精种植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