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3184-2023标准下长柄扁桃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研究与应用

团体标准 603
本研究针对DB15/T 3184-2023标准,对长柄扁桃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进行深入研究与应用,通过综合分析,提出了一套高效、环保的防控措施,旨在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降低环境污染,保障长柄扁桃产业可持续发展。

长柄扁桃(学名:Prunus davurica),亦称山桃,是我国独有的落叶果树,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而著称,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需求的不断攀升,长柄扁桃产业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病虫害问题始终制约着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有效应对这一挑战,我国制定了DB15/T 3184-2023《长柄扁桃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本文旨在对这一规程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长柄扁桃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提供有益参考。

DB15/T 3184-2023标准下长柄扁桃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研究与应用,DB15/T 3184-2023标准下长柄扁桃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研究与应用,2,技术规程,2023,第1张

DB15/T 3184-2023标准概述

DB15/T 3184-2023标准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长柄扁桃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技术规程,该标准详细规定了长柄扁桃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基本原则、技术流程、监测与防治方法等内容,适用于长柄扁桃病虫害的预防、监测、控制和治理,其核心目标是提升长柄扁桃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保障生态环境的安全。

长柄扁桃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预防措施

  1. 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挑选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长柄扁桃品种。
  2. 栽培管理: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维持土壤肥力,提升树体抗病能力。
  3. 间伐管理:合理疏伐,保持树冠通风透光,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

监测与预警

  1. 建立监测体系:设立监测点,定期调查长柄扁桃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2. 病虫害预报:依据历史数据、气候条件、虫情等因素,预测病虫害的发生趋势,及时发布预警。

防治方法

  1. 物理防治:运用黄板、性素等物理手段,诱杀或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3. 化学防治:在病虫害初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
  4. 农业防治:实施合理轮作、深耕,改善土壤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长柄扁桃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的应用

  1. 培训与推广:加强对长柄扁桃种植户的培训,提升其病虫害绿色防控意识和技能。
  2. 示范与推广:建立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园,展示绿色防控技术的成效,带动周边地区推广应用。
  3. 管理与监督:建立健全病虫害绿色防控管理制度,强化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监督。

DB15/T 3184-2023《长柄扁桃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为我国长柄扁桃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遵循该规程,有助于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提高长柄扁桃的产量和品质,推动我国长柄扁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技术规程,为长柄扁桃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导。

标签: 2技术规程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