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08/T 46.1-2023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指南首部详解,术语与分类解读

团体标准 602
《DB3708/T 46.1-2023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指南第1部分》深入解读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涵盖术语定义、分类方法,旨在指导企业落实食品安全责任,确保食品安全。

随着我国食品产业的迅猛发展,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为了强化食品安全管理,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我国正式发布了DB3708/T 46.1-2023《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指南》,本文将深入解读该指南的第一部分——术语及分类,旨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相关内容。

DB3708/T 46.1-2023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指南首部详解,术语与分类解读,DB3708/T 46.1-2023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指南首部详解,术语与分类解读,2,食品安全,2023,第1张

DB3708/T 46.1-2023《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指南》第1部分:术语及分类

术语

  1. 食品安全:指食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不含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无任何危害。
  2. 食品生产经营者:涵盖从事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存、销售、餐饮服务等活动的所有单位和个人。
  3. 食品安全风险:指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对消费者健康构成威胁的因素。
  4. 食品安全事故:指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食品本身或相关因素,导致消费者食用后出现健康损害的事件。
  5. 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对其生产经营的食品质量所承担的责任。

分类

  1. 食品安全风险分类

    • Ⅰ类:极高风险,可能导致严重健康损害或死亡。
    • Ⅱ类:高风险,可能导致严重健康损害。
    • Ⅲ类:中风险,可能导致一般健康损害。
    • Ⅳ类:低风险,可能导致轻微健康损害。
  2. 食品安全事故分类

    • Ⅰ类: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涉及人数众多,造成严重健康损害或死亡。
    • Ⅱ类:较大食品安全事故,涉及人数较多,造成较重健康损害。
    • Ⅲ类:一般食品安全事故,涉及人数较少,造成轻微健康损害。
    • Ⅳ类:轻微食品安全事故,涉及人数较少,未造成健康损害。

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指南的应用

DB3708/T 46.1-2023《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指南》第1部分:术语及分类,为食品生产经营者提供了明确的责任界定和风险分类标准,食品生产经营者应遵循以下要求,切实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1. 严格遵守国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确保生产经营的食品符合国家标准。
  2.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食品安全责任人和相关职责。
  3. 加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对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
  4. 及时报告食品安全事故,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5. 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

DB3708/T 46.1-2023《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指南》第1部分:术语及分类,为我国食品安全事业提供了有力支持,食品生产经营者应认真学习并贯彻该指南,共同维护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标签: 2食品安全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