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标准DB3201/T 1201-2024,肉鸽屠宰操作规程,提升肉鸽品质与食品安全

团体标准 602
《DB3201/T 1201-2024 肉鸽屠宰操作规程》发布,旨在提升肉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规范屠宰流程,保障消费者健康,该标准对屠宰过程提出严格要求,确保肉鸽从养殖到餐桌的全程安全。

随着我国肉鸽产业的蓬勃兴起,肉鸽逐渐成为大众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为确保肉鸽产品的品质与食品安全,我国于2024年正式颁布了《肉鸽屠宰操作规程》(DB3201/T 1201-2024)这一行业标准,本文将深入解析该标准的核心内容,旨在帮助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深入理解并有效执行。

新标准DB3201/T 1201-2024,肉鸽屠宰操作规程,提升肉鸽品质与食品安全,新标准DB3201/T 1201-2024,肉鸽屠宰操作规程,提升肉鸽品质与食品安全,2,食品安全,操作规程,第1张

标准背景

肉鸽以其高蛋白、低脂肪的特质,备受消费者青睐,在屠宰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卫生条件不达标等问题,肉鸽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为规范屠宰操作,提升肉鸽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我国制定了《肉鸽屠宰操作规程》。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从事肉鸽屠宰、加工、销售的企业、养殖场、加工厂等单位和个体。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明确了肉鸽屠宰过程中的相关术语和定义,如屠宰、宰杀、放血、脱毛、去内脏、分割等。

基本要求

  1. 屠宰场所:屠宰场所需符合国家相关卫生规定,包括屠宰车间、设备、废弃物处理设施等。
  2. 人员要求:屠宰人员需具备专业技能和道德素养,持有相关资格证书。
  3. 屠宰设备:设备需满足屠宰操作需求,具备安全、卫生、可靠等特点。

屠宰操作流程

  1. 放血:将肉鸽放入屠宰池,用放血刀迅速放血,确保放血彻底。
  2. 脱毛:将放血后的肉鸽放入脱毛池,使用脱毛剂进行脱毛,注意操作过程中避免烫伤。
  3. 去内脏:对脱毛后的肉鸽进行内脏清理,包括去除心脏、肝脏、肺脏等。
  4. 分割:根据市场需求,对去内脏后的肉鸽进行分割。
  5. 清洗:对分割后的肉鸽进行清洗,去除残留的血污和杂质。
  6. 包装:将清洗后的肉鸽进行包装,确保包装材料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食品安全要求

  1. 污染控制:严格控制污染源,防止交叉污染。
  2. 卫生管理:定期清洗、消毒屠宰场所、设备、工具等,确保卫生。
  3. 产品检验:肉鸽产品需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上市销售。

标准实施与管理

实施时间

《肉鸽屠宰操作规程》(DB3201/T 1201-2024)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管理

各级食品安全部门应加强对肉鸽屠宰企业的监管,确保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培训与宣传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肉鸽屠宰企业、养殖场、加工厂等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食品安全意识。

《肉鸽屠宰操作规程》的发布实施,对于规范肉鸽屠宰操作、提升肉鸽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各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共同推动我国肉鸽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