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836-2023 发布,脉红螺人工育苗技术规程引领海洋养殖产业新高峰
《DB21/T 3836-2023 脉红螺人工育苗技术规程》发布,标志着我国海洋养殖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行业标准化、规范化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蓬勃兴起,海洋生物养殖产业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脉红螺,这一珍贵的海产贝类,以其独特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备受瞩目,为规范脉红螺人工育苗技术,提升养殖效益,确保产品质量,促进海洋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正式颁布了DB21/T 3836-2023《脉红螺人工育苗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的背景、核心内容及其实施意义进行深入解读。
规程背景
近年来,我国脉红螺养殖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育苗技术相对落后、成活率不高、病害频发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对脉红螺人工育苗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DB21/T 3836-2023《脉红螺人工育苗技术规程》。
-
育苗场选址与建设:规程强调,育苗场应选择水质优良、水温适宜、盐度稳定、无污染的区域,建设时需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生态环保的原则。
-
育苗材料准备:规程对育苗材料的选择、处理、消毒等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材料优质、安全。
-
育苗方法:规程详细介绍了脉红螺的繁殖方法,包括亲贝选择、交配、孵化等环节,并对每个环节的操作步骤进行了详细说明。
-
育苗环境控制:规程对育苗过程中的水温、盐度、溶解氧、pH值等环境参数进行了明确规定,以确保育苗过程的顺利进行。
-
育苗密度与饲养管理:规程对育苗密度、饲养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以提高育苗成活率和产品质量。
-
育苗产品检测与质量评价:规程对育苗产品的质量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进行了规定,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实施意义
-
提高育苗成活率:DB21/T 3836-2023《脉红螺人工育苗技术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脉红螺育苗成活率,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
保障产品质量:规程对育苗过程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有助于提高脉红螺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
推动产业升级:规程的实施将有助于推动我国脉红螺养殖产业向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
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提高育苗技术,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脉红螺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DB21/T 3836-2023《脉红螺人工育苗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脉红螺养殖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标志着我国海洋养殖产业迈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规程要求,不断提升育苗技术水平,为我国海洋养殖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