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细鳞鲑人工繁育技术新规程发布,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发布细鳞鲑人工繁育技术规程DB21/T 3798-2023,旨在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提升细鳞鲑养殖技术,保障生态平衡。
细鳞鲑,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独具特色的冷水鱼类,不仅富含经济价值,更承载着丰富的生态意义,近年来,随着公众对细鳞鲑的喜爱与需求日益增长,细鳞鲑的人工繁育技术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为规范这一技术,提升细鳞鲑养殖的品质,我国正式颁布了《细鳞鲑人工繁育技术规程》(DB21/T 3798-2023),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以期为我国细鳞鲑养殖产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细鳞鲑人工繁育技术规程》(DB21/T 3798-2023)由辽宁省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局编制,并经辽宁省市场管理局批准发布,自2023年X月X日起正式实施,该规程对细鳞鲑人工繁育的各个环节,包括养殖环境、亲本选择、繁殖技术、育苗技术以及养殖管理等,都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旨在提升细鳞鲑人工繁育的成活率与养殖效益。
养殖环境
规程对细鳞鲑养殖场提出了以下基本条件:
- 水源充沛,水质须符合国家标准;
- 水温适宜,全年变化范围保持在5℃至18℃之间;
- 溶氧量充足,不低于5mg/L;
- 养殖场需配备防疫、防病、防污染等设施。
亲本选择
细鳞鲑亲本的选择需符合以下标准:
- 年龄:以3至5龄为宜;
- 体重:雄性需在200g以上,雌性需在150g以上;
- 外观:体型匀称,色泽正常,无畸形。
繁殖技术
规程详细阐述了细鳞鲑的繁殖技术,包括:
- 亲本培育:在适宜的水温和水质条件下培育亲本,确保其健康成长;
- 人工授精:采用干法或湿法人工授精,确保受精率;
- 卵孵化:在适宜的水温和水质条件下孵化卵,孵化率需达到90%以上。
育苗技术
规程对细鳞鲑的育苗技术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
- 育苗池建设:确保育苗池具备优良的水质、光照和温度条件;
- 鱼苗培育:注重水质管理、投喂和病害防治;
- 分池养殖:根据鱼苗生长情况,适时进行分池养殖。
养殖管理
规程对细鳞鲑的养殖管理提出了以下要求:
- 水质管理: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 投喂管理:根据鱼苗生长阶段,合理调整饲料种类和投喂量;
- 病害防治:加强病害监测,采取预防措施,降低病害发生率。
《细鳞鲑人工繁育技术规程》的颁布,为我国细鳞鲑人工繁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有助于提升养殖质量,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各养殖企业应严格遵守规程要求,加强技术研究和应用,为我国细鳞鲑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