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373-2024发布,青梅栽培技术规程引领产业升级

团体标准 602
《DB33/T 373-2024 青梅栽培技术规程》发布,为青梅产业提供标准化指导,推动青梅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青梅,作为一种富含营养、药效显著的特色果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及人们对健康理念的日益重视,青梅的市场需求逐年攀升,为了规范青梅的栽培技术,提升青梅的品质,推动青梅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正式颁布了《青梅栽培技术规程》(DB33/T 373-2024),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青梅种植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33/T 373-2024发布,青梅栽培技术规程引领产业升级,DB33/T 373-2024发布,青梅栽培技术规程引领产业升级,2,技术规程,栽培技术,第1张

《青梅栽培技术规程》(DB33/T 373-2024)概述

该规程详细规定了青梅的品种选择、园地建设、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标准,适用于我国青梅主要栽培区域,其核心目标是提升青梅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

青梅品种选择

  1. 品种选择原则: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青梅品种,确保青梅的产量与品质。

  2. 常见青梅品种:包括乌梅、南梅、白梅、青梅等。

建园

  1. 选址:应选择光照充足、排水便利、土壤肥沃的平地或缓坡地作为建园地点。

  2. 土壤改良:进行土壤深翻和施肥,增强土壤肥力。

  3. 园地规划:按照规定的株行距栽植青梅树,确保园地通风透光。

栽培管理

  1. 栽植:选用健壮、无病虫害的青梅苗进行栽植,最佳栽植时间为春季。

  2. 浇水:根据天气和土壤湿度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3. 施肥:遵循“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合理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以氮、磷、钾肥为主。

  4. 整形修剪:根据青梅树的生长特性,适时进行整形修剪,确保树冠通风透光。

  5. 采收:青梅成熟期通常在8月至10月,采收时需注意避免损伤果实。

病虫害防治

  1. 病害防治:青梅常见病害如溃疡病、炭疽病等,可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2. 虫害防治:青梅常见虫害如食心虫、蚜虫等,同样应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青梅栽培技术规程》(DB33/T 373-2024)的出台,为青梅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青梅种植者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栽培管理,提升青梅的产量与品质,共同谱写青梅产业发展的新篇章,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青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